時間:2022-03-22 05:00: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公路工程地質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我國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管理模式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在分析當前勘察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分析相關解決思路,最后從工程地質勘察管理模式實踐,可以看出這一管理模式可以推廣借鑒。
關鍵詞:公路 工程地質勘察 實踐探索 管理模式
對于復雜的人類工程活動的公路工程建設來說,為了確保公路造價經濟、設計合理、環保美觀核運營安全,需要對于處于復雜的巖-土-水-應力等地質環境之中隧道、橋梁、路基路面等構造物進行勘察地質的客觀認識,這樣才能為設計人員提供相關的可靠的地質資料。公路建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而增長很快,大量的相關經驗也在勘察設計方面有所積累[1]。但是相關的問題暴露也比較多,比如,施工及運營期產生的路基沉降、隧道塌方、邊坡滑塌以及橋梁下沉等現象出現比較多,還有就是因施工揭露與勘察資料不符而引起的設計變更也是層出不窮,上述問題對于建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或者重大的安全事故往往會引起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分析相關原因,肯定存在建筑施工本身原因,另外,勘察深度不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公路選線、構造物設計不合理是由于地質資料可靠度低等方面[2]。另外,設計人員采用過于保守的設計思想,也容易使得工程浪費比較嚴重,盡管工程安全可靠,但是,這種地質資料不準確、勘察與設計脫節等現象也是堅決不可取的。
1 當前勘察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思路
1.1 勘察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1)勘察與設計脫節
目前,勘察與設計脫節現象在工程地質勘察管理模式中較為嚴重,主要有知識結構脫節、組織脫節、和設計文件脫節等方面。
對于長期從事勘察工作的地質工程師和專注于專業設計、勘察的公路主體設計人員來說,他們之間就是由于勘察與設計組織脫節、專業分工過細的原因,使得專業技術方面越來越單一,現場解決問題能力和綜合素質不能有效得以提升。勘察人員表現在對于公路特點知之不多,在設計要點把握不準的情況下,自然相關的勘察工作的針對性不強,則很難滿足設計要求,這樣就往往容易給設計人員造成誤解,或者帶來浪費的現象。設計人員則往往對于察成果多采用拿來主義,表現出過多的依賴地質人員,在公路選線過程中也很難將工程地質選線的理念至始至終貫穿其中,缺少足夠的地質專業知識和辨偽存真的能力。
(2)勘察資金投入不足
工程造價的經濟性、運營的安全性、方案設計的合理性這三點則是公路勘察設計單位的要求條件,一方面需要實力的專業設計隊伍和項目管理人員,另外,為了保證優質設計,還應該重視工程地質相關工作,通過足夠的勘察工作量來查明項目的工程地質條件。縮減勘察工作量或者低價轉(發)包等途經進行勘察,這些方式對于公路設計單位來說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獲得更高的利潤,這樣在工程地質勘察資金投入明顯偏低的情況下,往往在高利潤的驅動下,存在相關的低價轉包、降低要求或者是弄虛作假等方式進行,勘察成果質量自然得不到有效保證。
(3)勘察周期縮短
公路勘察設計周期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而大大縮短,這樣的情況下,迫使勘察設計同步進行,甚至出現公路設計超前于工程地質勘察的情況。不夠完善的中間性勘察資料對于設計院來說也是常常存在的,考慮到工程地質勘察滯后的情況,在沒有勘察資料的情況下進行設計工作也可能是這樣。當設計假定的工程地質條件與勘察資料沒有較大的出入,就按照在提交后勘察資料進行采用原方案的設計;但是,當即便發現工程地質信息不同的時候,有時候為了往往追求工期,有可能出現不理會地質資料的情況,使得地質資料未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1.2 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改變公路勘察設計的管理體制則是改變我國公路勘察設計目前存在的問題的主要途徑,應該從轉變工程地質勘察管理體制入手進行思考,比如,盡量延長勘察設計周期,而業主不再片面追求工期;工程地質人員對公路工程的學習應該在勘察單位進行加強,為了提高工程地質勘察質量,應該真正領會公路設計的需求和勘察的重點;同時,設計院轉變工程地質勘察管理模式。
對于公路勘察沒計企業,在進行公路勘察設計過程中,應該秉著“質量第一,創造精品”的理念去施工,而不能只是注重片面的利潤。為了提高勘察設計的質量,應該致力于改變目前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管理模式的弊端,比如,通過全面實行嚴格的監理制度,不斷加強勘察設計復合型人才培養,打擊勘察壓價競爭、層層轉包、暗箱操作,強化勘察設計過程控制和成果審查等等。
2 工程地質勘察管理模式實踐探索
2.1 落實內部地質監理制度
勘察質量的提高受到國內公路建設項目逐漸實行勘察地質監理制度的影響,這是因為,一方面能夠通過對于勘察工作量進行審查,要求滿足《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之要求,要求公路設計單位盡可能多布置勘察工作量;另外,勘察質量的提高有影響的還包括對勘探進行監督,要求地勘單位按規范作業。
2.2 加強勘察設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第一,設立地質室(組),分院重視工程地質人才隊伍的建設,在承擔公路主體設計的分院設立工程地質室,在勘察設計項目部設立地質組,并列于主體設計室(組),受分院領導(項目負責人)直接管理。第二,明確相關地質人員的職責,同時,通過培訓不斷增強勘察設計復合型人才的綜合能力;第三,對于工程地質人員的知識結構來說,工程地質專業背景和實踐經驗應該有所要求,通過與設計人員的緊密聯系,以及相關的路基路面、路線、橋梁、隧道等專業的了解,使得自己身的公路專業設計知識不斷擴大。
2.3 加大勘察資金的投入
工程地質條件錯綜復雜,再加上巖土體千變萬化的特點,考慮到勘察工作量與勘察精度成正相關,勘察精度必然受到勘察工作量的縮減的影響而有所下降。在市場經濟體制結構下,利潤最大化也是地勘單位的追求所在,低價中標的影響就是表現在勘察不夠精細,同時,導致技術人員的數量和技術水平有所下降。所以,要想使得勘察質量得到提高,應該保證足夠的勘察工作量,應該對于資金進行有限度的加大,這樣不會為了片面追求低價而轉包給實力不佳的勘察單位。
3 結語
公路工程建設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其中工程地質勘察管理體制存在的弊端和由此引起的勘察質量下滑是一個主要問題。盡快轉變工程地質管理模式,提高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質量是公路行業的當務之急。本文主要探討了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管理模式問題,希望能夠共同把公路勘察設計行業存在的問題逐漸解決,促進我國公路工程更好地建設。
摘要:結合沿線的自然地理和地質條件,遵循面點結合、由淺入深的原則,綜合運用遙感、工程地質調查測繪、物探、鉆探、原位測試、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試驗等方法和手段進行綜合勘察,為設計、施工提供完整、準確的地質資料和建議。
關鍵詞:山區公路地質勘察 公路建設 地質資料
我國山地面積占陸地總面積的70%,山區道路沿線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和水文條件較復雜,不確定性較大。路基填挖交替頻繁,深挖、高填路段多,從而使路基的物理力學性能有很大的差異,造成路基不均勻沉降,發生失穩現象。這就需要對工程地質條件做深入的研究,找到針對性較強的勘察方法和手段,為山區公路設計和施工提供完整、準確的工程地質資料。本文總結了山區公路勘察方法,并對各種特殊地段的勘察要點進行了分析和總結:結合沿線的自然地理和地質條件,遵循面點結合、由淺入深的原則,綜合運用遙感、工程地質調查測繪、物探、鉆探、原位測試、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試驗等方法和手段進行綜合勘察,為設計、施工提供完整、準確的地質資料和建議。
1.勘察方法的選擇
勘察方法的選擇應依據勘察階段,地形、地質條件和勘察對象而定,大致分兩種類型:
1.1宏觀控制
一般采用遙感技術,從宏觀上觀察全貌,對區域地質條件進行大致了解,可發現大型地質構造和地質災害。根據不同時期的資料,還可以掌握不良地質發展趨勢,進行地質單元的劃分。山區公路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首先進行地質單元的劃分。地貌就是從地質的角度去論述地表形態,不同地貌的地質成因和歷史不同。
1.2微觀分析
通常采用地質調繪、物理勘探、鉆探、挖探、取樣、試驗及原位測試等方法,其中地質調繪及物理勘探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地判定地質條件;而鉆探、挖探、取樣、試驗及原位測試則可以對地質條件及其對工程的影響程度進行定量分析。
2.路段勘察
2.1一般路基
一般路基工程勘察主要按沿線微地貌特征分段,查明各段的地質結構,巖土類別、土的密度和含水狀態,基巖風化情況,地下水埋深、變化規律和地表水活動情況;確定路基基底的穩定性,邊坡結構形式及坡度;確定設置支擋構造物和排水工程的位置,劃分土石工程等級。
2.2高路堤
高路堤作為陡坡路堤的一種特例,也屬于重點路基工程(即地形起伏大、路基填挖量大、工程地質條件差的路段),高路堤邊坡必須進行穩定性驗算,其參數的選擇是穩定性驗算的關鍵,需要對地基土及路堤填土提出準確的物理力學參數,因此要針對高路堤做專門的工程地質勘察。
高路堤主要病害是總體沉降、局部沉降、局部沉陷、滑移、路基破壞等。一般的填方路堤和高路堤對路基基底要求應有足夠的承載力,路堤基底土的變形性質和變形量的大小主要決定于路堤填土高度、基底土的力學性質、基底傾斜程度、軟土層和軟弱結構面的性質和產狀等。軟土層或較軟結構面往往使基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而造成路基的破壞。因此其勘察中的重點是沿陡坡路基頂或軟土層及較軟結構面,對陡坡路堤進行設計時必須進行地基穩定性驗算,應通過有針對性的工程地質勘察提供準確的陡坡路堤地基巖土物理力學參數。
2.3陡坡路堤
當地面自然橫坡陡于1∶5時(包括縱斷面方向)就應視為斜坡路堤,當地面橫坡陡于1∶2.5時,就視為陡坡路堤。根據斜坡路基病害調查,公路陡坡路基常見病害是縱向裂縫和路基滑移。影響陡坡路基穩定性的主要工程地質因素有以下兩個方面:(1)陡坡覆蓋層土體與基巖接觸帶為透水軟弱面,地下水活動引起陡坡路基下滑;(2)陡坡路基巖層軟硬相間,其軟弱面順路基傾斜,由于風化強弱差異或地下水侵蝕,地基和路基順軟弱面滑移。
2.4支擋工程
支擋工程的勘察主要任務為查明支擋構筑物位置承重地基的地層層位、層厚、巖土類別、分布范圍,調查地下水埋深、分布;確定巖土的承載力、抗剪指標和壓縮指標;判定在路基附加荷載作用下,路基沉降和滑移的穩定性。
3.橋涵勘察
橋涵工程的勘察主要任務是查明橋涵位置地基土層的巖性、地質構造、水文條件,查明其軟弱下臥地層的厚度及分布,依據調查結果繪制斷面圖。確定巖土的承載力、抗剪指標和壓縮指標。在地形圖上繪出匯水面積;根據收集的氣象資料,估算最大的流量,過水斷面尺寸,計算墩臺最大沖刷深度,提出合理的基礎埋深。
4.公路涎流冰的勘察要點與防治措施
涎流冰沖壞橋涵結構,破壞路基路面,危害公路行車的安全,已成為高寒地區公路主要病害之一。涎流冰的防治工作,應從公路勘察設計的源頭上采取積極地防治措施。若路線不可避免地要從涎流冰地段通過,則應進行全面細致的水文、地質、地形調查,認真分析水的來源,涎流冰的形式、規模及對公路的危害程度,因地制宜地選擇防治方案,將涎流冰的危害降到最小程度。一般采用因勢利導及相互隔離的辦法處置。
5.結語
隨著山區公路的高速發展,由于山區特殊的地形地貌,給勘察專業帶來諸多新課題,采用傳統的勘察方法和傳統的勘察手段已經很難滿足設計的需要,存在著許多急需解決的巖土工程勘察技術問題。地質勘察工作是山區公路建設成敗的前期關鍵,各階段的地質勘察工作必須認真對待,要達到必要的深度。對于地質條件復雜的或存在不可避繞的不良地質路段,前期的工程地質勘察更要做細,并請多方專家共同研討決策。勘察設計單位應加強巖土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適應山區公路建設新的發展需要。
摘 要:公路作為一種線性構造物,是連接城市、鄉村主要供汽車行駛的具備一定技術條件和設施的道路,是帶狀的空間立體交通結構物。由于這些特點在公路工程建設中我們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自然條件和繁雜的地質問題,而由此產生的投資數額亦是巨大的。
關鍵詞:公路;地質勘察;方法
引言:
公路工程建設中我們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自然條件和繁雜的地質問題,如軟土地基、巖溶地形等;而由此產生的投資數額亦是巨大的。一般來說公路工程中巖土工程往往占到總造價和總工期的30%一70%甚至更高。同時公路工程地質勘測直接關系到路基、橋隧的安全,應引起高度重視。
1.研究既有資料
收集和研究路線通過地區既有資料,不僅是外業測量準備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工程地質勘測的重要方法。特別在既有資料日益豐富、遙感技術日益詳盡的今天這種方法尤為重要。
2.調查與測繪
公路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的目的在于查明公路走廊范圍內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并結合區域地質資料,對路基、橋梁、隧道及其他結構物的穩定性、適宜性做出評價,為工程地質勘探、測試工作及工點布置提供依據。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宜采用下列方法:
2.1 根據任務要求對已有的地質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編寫綱要。必要時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進行實地踏勘。
2.2 對線路所處第四系覆蓋地段,宜先使用物探方法進行探測,對解釋成果應選擇性地進行驗證,并應提供實測地質剖面和必要的巖土測試資料。
2.3 基巖裸露、半裸露區,宜采用路線地質追索法與橫空法相結合進行調查與測繪,必要時可進行適量的勘探與測試。
2.4 地質復雜,宜采用填圖的方法進行。當地質條件簡單或既有地質資料比較充分時,可采用編圖方法進行。編圖地段應有剖面總數1/3的實測地質剖面。
2.5 對線路設計與施工有重要影響的地質問題。公路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工作的主要內容有調查研究地形、地貌特征,劃分地貌單元,分析各地貌單元的形成過程以及與地層、構造、場地穩定性的因果關系;查明巖土成因、性質、厚度、時代和分布范圍;調查巖層產狀,確定地質構造類型、軟弱結構面的產狀及其性質;調查新構造活動的痕跡、特點和與地震活動的關系。工程地質調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觀察和訪問群眾,必要時可配合勘探和試驗。特別是在對歷史地震情況的調查,對沿線洪水位的調查,對滑坡、崩塌、風沙、雪害、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的發生情況、活動過程和分布規律的調查方面,都離不開調查訪問。
3.勘探
勘探是工程地質勘察的重要方法,是獲取深部地質資料必不可少的手段。能提供設計所需的技術參數,在橋隧、涵洞、不良地質處理中應用廣泛。在進行地質勘探時,應充分利用地面調查測繪資料,合理布置勘探點,認真分析勘探成果,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公路工程地質勘探方法主要有挖探、鉆探、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幾種。
3.1挖探
挖探是工程地質勘探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可分為坑探和槽探。它就是用人工或機械方式進行挖掘坑、槽,以便直接觀察巖土層的天然狀態以及各地層之間接觸關系等地質結構,并能取出接近實際的原狀結構土樣,該方法的特點是地質人員可以直接觀察地質結構細節,準確可靠,且可不受限制地取得原狀結構試樣,因此對研究風化帶、軟弱夾層、斷層破碎帶有重要的作用,常用于了解覆蓋層的厚度和特征。
3.2簡易鉆探
簡易鉆探是公路工程地質勘探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具有工具輕,體積小,操作方便,進尺較快,勞動強度小等優點。但缺點是:不能采取原狀土樣或不能取樣,在密實或堅硬的地層內不易鉆進或不能使用。“麻花鉆”是在公路工程中常見的簡易鉆探方法。
3.3鉆探
在工程地質勘測工作中,鉆探是廣泛采用的一種最重要的勘探手段,它可獲得深部地層的可靠地質資料。鉆探按鉆進方法分有回轉、沖擊、振動和沖洗四種。在公路工程地質勘測中,鉆探主要用于橋梁、隧道及大型滑坡等不良地質現象的勘探,一般是在挖探、簡易鉆探不能達到目的時采用。鉆探作為最重要的勘探手段其提供的成果亦是相當詳盡的。
3.4物理勘探
物理勘探簡稱“物探”。不同成分、不同結構、不同產狀的地質體在地下半無限空間呈現不同的物理場分布,物探采用專門的儀器,通過觀測這些物理場的變化,來判斷地下地質情況。物探的優點是效率高、成本低、儀器和工具比較輕便。但是由于不同土、石可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物理性質,或同一種土、石可能具有某些不同的物理性質,因此有時較難得出肯定的結論,必須使用鉆孔加以校核、驗證,所以物探有其一定的適用條件。
4.試驗
實驗是工程地質勘測的重要環節,分為原位測試、室內試驗。是對土石工程性質進行定量評價的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解決某些復雜的工程地質問題的主要途徑。
工程地質調查測繪與勘探工作,只能解決土石的空間分布、發展歷史、形成條件等問題,對土石的工程性質只能進行定性的評價,要進行準確的定量的評價必須通過實驗工作。
在工程實踐中,可能會遇到某些復雜的自然現象和作用,一時上不能從理論上認識清楚,而又急于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可以通過試驗的方法加以解決。
原位測試主要有靜力觸探、十字板剪切、橫(旁)壓試驗、動力觸探和標貫。是在巖土所處之原位,保持著原位狀態和原位應力條件下現場就地進行的測試工作。通過原位測試可取得巖土多種物理及力學參數。由于它所提供的數據較準確、設備較輕便、操作也簡單易行,且便于多點使用,在工程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室內試驗是直接采用儀具試驗并通過計算取得有關數據的方法。應注意試驗結果只代表取樣地點的性質特征,實際應用中應與其他方法綜合使用以保證結果的可靠性。
5.定位觀測
物理地質現象與作用是在自然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發生與發展的,其中某些具有周年的變化過程,某些具有多年的變化過程,如滑坡、泥石流等,而另一些可能兼有這兩種變化。通過直接觀察和勘探,只能了解某一個短時期的情況,要了解其變化規律,就需要作長期的定位觀測工作,而掌握其變化規律,有時則是工程設計所必需的。因此,定位觀測是工程地質勘察的重要方法,在某些情況下是必需的。定位觀測不僅可以為設計直接提供依據,而且可以為科學研究積累資料。
6.結語
巖土作為自然產物易受自然條件影響,具有顯著的時空變異性,在實際工作中巖土工程往往是影響投資和制約工期的主要因素,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正確利用公路工程地質勘測方法對提高設計質量,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和工期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公路工程地質勘測作為巖土工程在公路建設中的重要手段,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摘要:工程地質的勘察是公路項目建設成敗的關鍵,本文根據以往技術要求及施工經驗,首先探究陜西地區外業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任務及勘察方法,并重點分析不同地質勘察的技術要求,最后對公路工程勘察的新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路;地質勘察;技術要求;注意事項
引言:公路工程地質勘察項目呈線狀分布,一般長達幾十公里。在地質條件較復雜地區,同一項目往往跨越多種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單元,途徑多種不良地質和特殊巖土。管理好一項復雜的公路工程地質勘察項目,需要項目負責人除了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外,還要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較豐富的實踐經驗。
1.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任務及勘察方法
1.1初步勘察階段
1.1.1目的
根據合同或協議書要求,在工可研究基礎上,對公路工程建筑場地進一步作好地質比選工作,為初步選定工程場地、設計方案和編制初步設計文件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質依據。
1.1.2任務
(1)進行綜合地質勘察,查明路基和構造物工程場地巖土層結構及工程質,為路基設計、選擇構造物結構和基礎類型提供的工程地質資料;
(2)初步查性明對工程場地起控制作用的不良地質條件、特殊性巖土類別、范圍、性質,評價對工程的危害程度,為路線避繞或治理對策提供地質依據;
(3)查明場地地震烈度,對抗震設防烈度7°及其以上的高烈度區進行烈度復核和地震安全性評價。
1.1.3勘察方法
主要為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及綜合勘探。一般情況下,可采用人工淺探(洛陽鏟或麻花鉆)、工程物探(電法、地震、聲波、測井等)、機械鉆探、原位測試、室內實驗與定位觀測等。原位測試包括靜立觸探、動力觸探、十字板剪切試驗、旁壓試驗、扁鏟試驗、現場荷載試驗(地表及鉆孔內載荷試驗)、現場剪切試驗、水文地質測試等,室內試驗主要為巖、土、水的物理力學、水理、化學等實驗內容,定位觀測主要是針對特殊不良地質如滑坡、泥石流、軟土、地下水特性等內容的變形位移觀測。
1.2詳細勘察階段
1.2.1目的
根據已批準的初步設計文件所確定的修建原則、設計方案、技術要求等資料,有針對性地進行工程地質勘察,為確定公路路線、構造物位置和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提供完整、準確的工程地質資料。
1.2.2任務
(1)在初勘基礎上,進一步查明項目區工程地質條件,最終確定公路路線和構造物的布設位置;
(2)進一步查明路基和構造物工程場地巖土層結構及其工程性質,準確提供路基和構造物工程基礎設計、施工必需的巖土工程設計參數;
(3)根據初勘擬定的對不良地質、特殊性巖土防治方案,具體查明其分布范圍、性質,提供防治設計必需的地質資料和地質參數。
1.2.3勘察方法
主要以鉆探、原位測試和室內實驗為主,必要時可進行物探和工程地質測繪工作。
2.不同地質下勘察技術要求
2.1沖積平原、河谷平原及山間谷地
對路基和涵洞、通道工程,應采用靜力觸探方法,靜探孔應布在涵洞、通道構造物上,并酌情控制路基,必要時布少量鉆孔相結合,以前采用麻花鉆或洛陽鏟孔因孔淺不能滿足設計要求而不被采用。但崗地及山區,表層為老粘性土及坡積層,其工程性質好,下伏無軟弱夾層,應以挖探或淺井方法,并配合地質調查。
2.2液化土地區
應執行《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要求,即對抗震設防烈度7°及以上高烈度區(相當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及以上),在地表以下20米深度內有飽和砂土、亞砂土可能液化土時,應在鉆孔中作標貫試驗,判定其是否為液化層,對判定的液化層應確定液化指數和液化等級。標貫試驗可與取土間隔進行,一般每米一次,每個工點每層標貫點不少于6個。
2.3軟土及軟弱土
以靜力觸探為主,結合少量地質鉆孔勘探,勘探重點是構造物臺后高填路段,可結合構造物地質鉆孔勘探。對軟土厚度大于10米路段,原則上以橋代路。
2.4巖溶路段
2.4.1路基勘探
路基勘探應在物探工作基礎上采用鉆探方法查明路基范圍內溶洞分布特點、形態、規模、頂板厚度及完整性等,在填方路段鉆孔應在完整基巖內鉆進5~8米,在該深度內遇溶洞時,應鉆穿溶洞并在底板完整基巖內鉆進3~5米;在挖方路段,鉆孔應在路基設計標高以下完整基巖內鉆進5~8米,或穿過溶洞后在底板完整基巖內鉆進3~5米。
2.4.2橋基勘探
在物探基礎上布設鉆孔,主要查明每個基礎范圍內的巖溶情況。一般情況下,淺基礎不少于2個鉆孔,樁基礎應逐樁鉆探,鉆孔應在完整基巖內鉆進5~10米,在該深度內遇到溶洞時,鉆孔應穿過溶洞在其底板完整基巖內鉆進3~5米。
2.4.3隧道勘探
在物探工作基礎重點查明斷層帶、褶皺軸部、可溶巖與非可溶巖接觸帶巖溶發育情況。除洞口布設鉆孔外(鉆孔應在洞口以上30~50米范圍內),在洞身易發育巖洞地段布設鉆孔。鉆孔應在隧道底板設計標高以下完整基巖內鉆進5~8米,在該深度內遇有溶洞時,鉆孔應穿過溶洞,在其底板完整基巖內鉆進3~5米。鉆孔應布在中線外7米交叉布置。
2.5滑坡
滑坡具有一定規模的整體位移,有順層或沿軟弱夾層滑動,有殘坡積層沿下伏外傾基巖面滑動,有均質巖土體因坡度陡導致坡體失穩而滑動,也有高陡邊坡因傾倒破壞而失穩。滑坡應在工程地質測繪和地質調查的基礎,沿主滑坡方向布置鉆孔,對大中型滑坡不少于2~3個勘探線。通過勘探查明滑床位置及滑床產狀、特征及主要物理力學參數。
2.6崩塌與巖堆
主要采用地質調查方法,對巖堆可酌情配合挖探和必要的物探方法。一般情況下應盡可能避開或盡可能減少崩塌巖堆路段長度和避開特別發育段對公路危害最大的崩塌和巖堆體。
3.公路工程勘察新技術
3.1遙感技術在公路工程勘察中的應用
在采用遙感技術進行公路工程地質調查,易于發現常規地質調查難以發現的地質現象。從遙感圖像上提供的構造信息,可識別規模較大的軟土分布區。公路工程遙感應用于工可階段,易于進行最佳路線方案的選擇,能提高勘探效益,縮短可行性研究周期,節省工程勘探投資。通過對各種工程地質要素的解譯,結合地形高程數據分析、區域地質和工程地質條件,選擇最佳路線方案。在工程地質調查和測繪中不能僅僅依靠遙感技術。對于遙感的成果,要進行實地檢驗;對于遙感地區選擇一定有代表性的點或地段進行實地考察,檢驗遙感的結果是否符合實際;將遙感成果用實地的勘察、鉆探等獲取的微觀的資料來驗證;在遙感中采用不同的解釋系統和方法,將結果進行橫向對比;參考工程地質物理勘探成果,將遙感成果進行橫向對比。
3.2探地雷達在地基勘探中的應用
在公路工程地質勘測中,考慮到勘測的目的主要需要了解軟土沿路線的縱向分布,在雷達剖面布設過程中,主剖面應沿公路的走向布設。同時考慮到公路工程橫向軟土分布范圍的不均勻性,以及探地雷達資料的相互印證、校核、修正,在每一典型區域應布設若干橫剖面。一般橫剖面的起始、終結端點應布設到公路兩側天然場地中,橫切、垂直公路走向布設。對部分疑難地段可進行加密勘測,或在天然場地添加輔助剖面。公路工程地質勘測中,探地雷達天線類型一般選擇100MHz接地耦合天線和低頻組合天線,能夠滿足勘測深度和精度要求。在資料處理中,通過對雷達波形、雷達波形圖、雷達影像圖的綜合分析,并結合鉆探資料與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累,即可對軟土地基分布范圍、分布規律及均勻性等進行識別和劃分。
3.3綜合工程物探的應用
(1)在解決軟土總體分布情況的工程問題時,主要選用探地雷達,其次可選用電法、地震勘測方法加以補充。
(2)在解決軟土厚度變化的工程問題時,可考慮兩種物探方法組合:在軟土分布深度一般區,主要選用探地雷達,其次可選用電法、地震勘測方法加以補充;在深厚軟土分布區,主要選用電法、地震勘測方法。
(3)在解決軟土與公路工程相互作用工程問題時,主要選用探地雷達,其次可選用電法、地震勘測方法加以補充。
(4)在解決軟土沿深度方向的變化特征時的工程問題時,主要選用井中物探方法。
4.結束語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是為公路工程設計、施工、養護方案的制定及地質災害的整治提供地質依據,是公路設施建設的基礎資料,服務于公路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現有的巖石力學、土力學、巖體力學等均難以準確地描述巖土體實際的力學本構關系,地質災害的發生除了其本身的因素外,還受到許多外界的因素如施工、氣候等的影響,十分復雜。因此做好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特別是不良地質路段的勘察尤為重要。
摘要:挖掘機挖探的勘探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僅解決人工挖探速度慢、勞動強度大和不太安全的問題,還可以解決鉆機搬遷困難和地下水下挖掘困難等問題,解決一些采用鉆探方法很難查明的工程地質條件,保證公路工程地質勘探工作量和勘察深度,從而大大提高公路勘察設計的質量。因此,本文對公路工程地質勘探中挖掘機挖探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公路工程;地質勘探;挖探技術;應用
1 概 述
挖探屬于探坑(井)、探槽的范疇,是查明地下工程地質情況最直觀有效的勘探方法。挖探與一般的鉆探相比,它的優點是揭露范圍較廣,地質人員能夠直接觀察到地質結構細節,準確確定地層分層界線和巖性,而且可以不受限制地從中采取接近實際的原狀結構巖土試樣,并可以用來做現場大型試驗,尤其對研究軟弱夾層和破碎帶的空間分布特點、巖土工程性質等意義更大,另外它還有施工操作簡單、需要施工人員數量較少、受地形地貌影響較小等特點。
近年來,隨著挖掘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完全可以采用挖掘機來進行探坑(井)、探槽的施工,解決傳統挖探存在的速度慢、勞動強度大、成本高和不太安全等缺點,使其和鉆探一樣,充分發揮其作用,成為公路工程地質勘探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 工程概況
江西省某公路全線采用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全長 12.1km。橋梁 1090.2m/16 座,其中大橋 6 座,中橋 4座;涵洞312.6m/24 道;隧道 961m/4 座。在某公路的工程地質勘察中大量采用了挖掘機挖探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技術效果。
3 挖掘機挖探技術
某公路 K0+400~K2+500 段布置有 10 座中小橋,沿路線1kM 河床落差達 50m,河床中普遍分布有 2m~5m 厚的卵石、礫石,礫石、卵石含量超過 50%,含漂石、塊石,河床深槽中常年有水,但水深在非雨季一般為0.5m~1.0m。河谷地形上高差較大,離公路較遠,交通不便。勘探如采用鉆機鉆探,鉆機搬遷非常困難,搬遷的時間甚至超過鉆進的時間。由于卵石、礫石的大量存在,鉆機鉆進時需要采用厚壁套管跟進、泥漿沖洗、復合鉆頭鉆進,鉆進效率差,每班次進尺只有2m~4m。這樣每座橋勘探需要至少 3d天時間。因山區工程地質條件往往變化很大,在公路建(構)造物基礎范圍內,鉆孔移動 1m 的位置,工程地質條件往往變化,如巖石的埋深相差有時就達 2m~3m,甚至出現相差達10m 的情況。另外,卵石、礫石的分布往往不均勻,經常有透鏡體出現,采用鉆探往往難以查清公路建(構)造物基礎范圍內的工程地質條件。為了加快勘探進度、減小費用、提高勘探有效性,我們決定采用挖掘機挖探方法。
勘探用的挖掘機,不需要對工程施工用的挖掘機進行特殊改造,可以直接調用。我們調用了當地的一輛小型履帶式挖掘機,沿河道一直開上去,沿河對橋位逐個進行挖探。采用小型履帶式挖掘機,主要是適應河道狹窄時挖掘機的通行。履帶式挖掘機適應復雜地形的通行,河道中有不太深的水也能通過。挖掘機到達橋位處,首先平整一個平臺作為挖掘機操作平臺,然后對橋墩臺處土、石進行挖掘。探坑的范圍以大于橋墩臺范圍為佳,這樣可以全面查清墩臺范圍內基巖巖面起伏情況,但由于受到地形的影響,探坑的具體范圍可以根據現場條件確定。根據預測的挖深及巖土性質,采取放坡或不放坡措施。實際上采取挖掘機施工技術即可,不同的是地質技術人員要事先大致預測探坑范圍內工程地質條件,對挖掘機操作人員具體交代注意事項。挖掘時要采取慢挖、一次性挖土(巖)量要少的原則,以查明工程地質條件為主要目的。
對挖上的巖、土,在挖斗里時,在確保挖掘過程中擾動很小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原狀巖、土試樣,可以進行原位測試。在探坑里沒有地下水或地下水很少、坑坡比較穩定,在確保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可以下到探坑里進行觀察、取巖土試樣、進行原位測試。
挖掘過程中,對挖上的巖土及挖坑里的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觀察和描述的內容主要有:巖性、成分、結構構造、厚度、第四系和基巖的分界線、巖石的風化特點及風化殼分布以及地下水滲水點位置、特點、涌水量大小等等。對地層分界線等特征點、線、面,用測量儀器進行量測。
一般情況下巖石面在1.5m~4m 左右,一個探坑 0.5h~3h就能挖好。對于一些巖石面埋藏較深的地方,如大于 5m,如果挖上來的土質均為卵石,結構比較均勻,密實度較高,亦滿足橋梁擴大基礎的承載力要求,不再深挖或采用鉆探方法。如果土質較差,不滿足橋梁擴大基礎的承載力要求,則還需要采用其它辦法勘探,挖探為初步確定基礎型式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某公路10座中小橋,采用挖掘機挖探方法,平均每座橋僅用1d時間就將工程地質條件查清楚。有3座巖石埋藏深度只有1.5m~2m的橋位,半天時間就將每個橋位2個橋臺位置工程地質條件查清楚。挖掘機挖探查清工程地質條件情況后,還可以很方便地及時回填探坑,從而避免對環境的破壞和水土流失。在K5+500~K6+800段6座大橋勘探中,也較多采用了挖掘機挖探的方法。每座橋位布置 2 個鉆孔,在鉆孔里進行原位測試、采取巖土試樣,作為控制性勘探孔,控制勘探深度,其余用挖掘機挖探,加快了勘探進度,減小了費用,并提高了勘探的有效性。
采用挖掘機在山區進行公路工程地質勘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它不僅解決人工挖探速度慢、勞動強度大和不太安全的問題,還可以解決鉆機搬遷困難和地下水下挖掘困難等問題。如寧國市港口鎮開發區道路工程處于微丘地帶,地勢起伏大,地層為粘性土,局部混卵石、礫石。為了查明工程地質條件,為管道及道路設計提供資料,如采用鉆機鉆探,鉆機搬遷難度很大。采用履帶式挖掘機挖探,容易就位;挖探深度超過道路埋置的管道與涵洞的深度,即2m~3m 深度,效率很高。
大功率的挖掘機不僅可以挖動卵石、碎石土,而且可以挖動極軟巖、軟巖(風化巖石)甚至較堅硬巖,可以采取巖樣,加上特殊裝置后,可以采取巖芯和進行原位測試。至于挖掘深度,市場上有一款22m 長臂挖機,最大外伸挖掘范圍為 21.6m,最大挖掘深度 16.5m。如用來進行工程地質勘探,可以滿足山區公路路線、路基及中小橋梁的勘察,對于基巖埋藏不深的大橋及隧道亦可采用其配合工程物探、鉆探進行勘探。
挖掘機挖探不僅在山區公路工程地質勘探中,在平原地區也有廣泛的用途。在公路路基、路堤、路塹、小型建(構)筑物勘探中,勘探深度一般不是很深,采用挖掘機挖探,工程地質勘探的效率高。如宿州至揚州高速公路天長段公路工程地質勘探中廣泛應用挖掘機挖探。例如在沿線筑路材料料場勘探中,為了取得不同深度的土料進行室內擊實試驗,由于需要的土料量較大,以往采用鉆探方法,需要在同一地方鉆幾個甚至 10 幾個鉆孔,鉆取不同位置的土料,很費時間,所取土料質量還不高。采用挖掘機挖探,很容易取得不同深度的土料,數量和質量都能得到保證,對地下水情況也查的很清楚。
摘要:公路橋梁工程在建設施工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比例,在地質勘查中必須查明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質問題、對工程場地做出工程地質評價。本文將針對公路橋梁工程結合筆者工程實踐經驗,提出各種勘察方法的適用范圍、操作方法、成果整理,同時提出新建公路、改建公路、橋梁工程與隧道工程地質勘察要點,為同類工程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公路橋梁;地質勘察;勘察方法;勘察操作
1. 引言
建筑場地勘查應廣泛研究整個工程在建設施工和使用期間,場地內可能發生的各種巖、土體的失穩、自然地質及工程地質災害等問題。其通過各種勘察手段和方法,調查研究和分析評價建筑場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質條件,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質資料,以保證工程的技術可能、經濟合理和安全可靠,從而提高設計和施工的質量。在中外建筑史中,由于沒有進行地質勘察而盲目設計和施工,已經造成很多的工程事故。而本文將針對公路橋梁工程,提出各種勘察方法的適用范圍、操作方法、成果整理,同時提出新建公路、改建公路、橋梁工程與隧道工程地質勘察要點。
2. 工程地質勘察內容
查明并分析工程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質問題,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選擇能滿足要求的較優越的工程場地和環境;對選擇的場地進一步勘察后,對照建筑物的適宜性對場地進行分區,提出各區段所適宜的建筑物類型、結構、規模、基礎及地基處理的合理意見;預測工程建成后對地質環境的影響;提出工程地質條件的分析評價及改善不良地質條件的措施和建議。對于公路路基勘察來說,主要是勘察路基邊坡穩定性問題;路基基底穩定性問題;公路凍害問題以及天然建筑材料問題等、
2.1新建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內容
對于新建公路來說,應對路線工程地質勘察、路基、路面工程地質勘察、橋涵工程地質勘察、隧道工程地質勘察、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質勘察。
2.2改建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內容
改建公路工程來說,應采取以下勘察內容。(1)收集沿線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氣象、地震等資料。(2)收集有關橋梁、隧道和防護、排水等構造物的新建、改建或加固工程所需的地質資料。(3)收集原有公路路況資料。(4)調查原有公路的路基、路面、小橋涵等人工構造物的狀況及病害,研究病因及防治的效果。對原有公路的工程地質、不良地質地段的道路病害應力求根治。(5)當路線因提高等級或繞避病害而另選新線的路段,應按新建公路的要求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工作
3.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方法
3.1工程地質測繪
一般采用沿程測繪的方法,其測繪寬度一般包括中線兩側各200 m、300m。對于專門目的或地質條件的重點工程地段,應進行大面積工程地質測繪,這時的測繪線布置常采用路線穿越法和順層追索法。而觀測點的布置必須選在具有代表性的地質現象的天然露頭工人工露頭處。目前在公路橋梁測繪中應用最多的測繪技術是應用航片和衛片測繪。航片的應用主要是運用室內光學儀器編制地形圖,或者通過地質專業判譯編繪工程地質圖。而測繪技術中效果比較好應是衛片測繪技術,其優點主要是衛片拍攝地面范圍大;反映宏觀形態特征較清楚、解釋效果比較好;衛片中包含的信息量大,可根據色調和形態特征,能夠解決工程地質測繪中的很多問題。
目前公路勘察中可利用衛星遙感影像信息資料對項目區的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不良地質與特殊性巖土等進行圈定、判釋,為路方案選擇、線位展布提供宏觀資料。在此基礎上利用1:5 萬和1:1 萬線位地形圖為底圖,進行實地工程地質調繪、驗證,對路線通過地帶及重點構造物場地進行全面的工程地質分析研究,編繪 1:5 萬和 1:1 萬綜合工程地質圖。
3.2工程地質勘探
根據工程實踐經驗,工程地質勘探主要采用以下幾種形式:山地勘探、鉆探、物探、工程地質坑探。
(1)山地勘探主要是應用于公路建于山地中,其勘探方式主要為剝土、探坑、探槽、探井(分豎井、斜井)、平洞。
(2)鉆探。采用鉆探機具對深部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行揭露的一種工作方法,它分為輕便鉆探和鉆探兩種。輕便鉆探利用洛陽鏟、錐探和小螺紋鉆等進行鉆探的方法;鉆探一般是利用大型鉆機進行鉆探的方法,常用的鉆機是機械回轉鉆機。
根據實踐經驗,鉆探過程主要包括三個基本程序:1)破碎巖土采用人力和機械方法,使小部分巖土脫離整體而成為粉末、巖土塊或巖土芯,破碎一般是借助沖擊力、剪切力、研磨和壓力來實現的。2)采取巖土用沖洗液(或壓縮空氣)將孔底破碎的碎屑沖到孔外,或者用鉆具(抽筒、勺形鉆頭、螺旋鉆頭、取土器、巖芯管等)靠人力或機械將孔底的碎屑或樣心取出于地面。3)保全孔壁一般采用套管或泥漿來護壁。
目前主要采用的鉆進方法有以下三種:1)沖擊鉆進采用底部圓環狀的鉆頭,將鉆具提升到一定高度,利用鉆具自重,迅猛放落,鉆具在下落時產生沖擊動能,沖擊孔底巖土層,使巖土達到破碎。2)回轉鉆進采用底部嵌焊有硬質合金的圓環狀鉆頭進行鉆進,鉆進中施加鉆壓,使鉆頭在回轉中切入巖土層,達到加深鉆孔的目的。3)振動鉆進采用機械動力所產生的振動力,通過連接桿和鉆具傳到圓筒形鉆頭周圍土中。4)綜合式鉆進綜合沖擊回轉兩種鉆進方法;在鉆進過程中,鉆頭克取巖石時,施加一定的動力,對巖石產生沖擊作用,使巖石的破碎速度加快,同時由于沖擊力的作用使硬質合金刻人巖石深度增加,在回轉中將巖石剪切掉。
圖1鉆探施工圖圖2電法勘探
(3)物探。公路物探主要是在遙感判釋與工程地質調繪的基礎上,對控制路線方案的特長、長大隧道隧址采用淺層地震(反射、折射)、特大橋與地質條件復雜的大橋橋址采用地震面波進行控制性勘探,以了解隧址、橋址區的地層巖性、巖土界線、巖層完整性及風化破碎程度、構造及發育性與水文地質條件,了解隧道洞身圍巖級別與洞口穩定性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等,對隧址、橋址區進行工程地質評價,提出其比選意見。
3.3公路工程地質試驗及長期觀測
(1)為了進一步驗證工程地質情況,有時候需要在現場取有代表性的試樣,送到試驗室進行相關項目的試驗。或者直接進行原位測試,就是直接在野外現場進行測試。兩種試驗方法相比來說,原位測試由于不用花費人力、物力搬遷土樣,因此原位測試在工程地質試驗中采用最多。目前原位測試中采用最多的有靜力載荷試驗(CPT) 、靜力觸探試驗、圓錐動力觸探 、標準貫入試驗 、十字板剪切試驗、扁鏟側脹試驗 、旁壓試驗 、波速測試 、現場大型直剪試驗 、塊體基礎振動試驗等。
靜力載荷試驗指在擬建場地上,在挖至設計的基礎置深度的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規格的方形或圓形承壓板,在其上逐級加荷載,測定相應荷載作用下地基土的穩定沉降量,分析研究地基土的強度與變形特性,求得地基土容許承載力與變形模量等力學數據。靜力載何試驗分為平板載何試驗、螺旋板載荷試驗、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等。用以確定地基土的臨塑荷載、極限荷載,為評定地基土的承載力提供依據;估算地基土的變形模量、不排水抗剪強度和基床反力系數。其試驗裝置為承壓板、加荷與傳壓裝置及沉降觀測裝置等。根據實測結果繪制沉降與時間(s~t)關系曲線及荷載與沉降(p~s)關系曲線,由此確定地基承載力、地基土的變形模量、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估算地地基土基床反力系數。
靜力觸探試驗指通過一定的機械裝置,將某種規格的金屬肩探頭用靜力壓人土層中,同時用傳感器或直接量測儀表測試土層對觸探頭的貫人阻力,以此來判斷、分析、確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靜力觸探試驗適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劃分土層、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指標參數、評定地基土的承載力、估算單樁承載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級等。
圖3靜力載荷試驗示意圖
(2)進行公路地質勘察時應對工程地質進行長期觀測,其觀測內容主要是觀測與工程有關的地下水的動態觀測;不良地質現象的觀測;建筑物修建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動態觀測。
4. 結語
本文針對公路橋梁工程結合筆者工程實踐經驗,提出各種勘察方法的適用范圍、操作方法、成果整理,同時提出新建公路、改建公路地質勘察要點,為同類工程提供參考借鑒。
1 工程概況
擬建的道路工程全長約2500米,路基寬度為18米,道路等級Ⅲ級城市次干道,設計行車速度20 km/h。
2 勘察目的及任務要求
2.1 勘察目的
為道路工程一階段施工圖設計提供詳盡的地質勘察資料,對道路修建的適宜性和穩定性有關的工程地質條件作出適宜性評價,提供道路區域內的巖土的設計參數。
為道路中的橋梁工程的施工圖設計提供詳盡的地質勘察資料。對建橋的適宜性和穩定性有關的工程地質條件作出適宜性評價,提供橋型方案的基礎類型、基底設置高程、地基巖土的設計參數。
2.2 勘察任務
查明場地土層成層條件和分布規律、地層的物理力學性質、空間分布特點及地基土層巖土工程特性,為本工程設計、地基整體穩定性分析等工作提供地層分布資料和巖土物理力學參數指標。
查明場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類型、埋藏條件、地下水動態變化基本規律,以及場區歷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標高,并分析其對本工程設計與施工可能產生的影響,判定地下水和土對混凝土的腐蝕性。對場地的巖土工程地質特性作出評價,結合本工程性質,對基礎型式及相應的持力層進行分析論證。
3 勘察技術要求
3.1 勘察范圍和鉆孔布置
勘察范圍為道路部分,孔位一般布設在道路中線,遇特殊地段,如水塘、小河等路段適當加布孔位。
3.2 取土樣
原則上各土層均需取土樣,一般要求每1~2m取一組試樣。
3.3 室內土工試驗內容
天然含水量、比重、容重、孔隙比、液限、塑限、非粘性土顆分;壓縮系數、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滲透系數和固結系數、c、φ值、土的承載比試驗(CBR值)、土的擊實試驗、有機質含量及易溶鹽含量試驗等。
3.4 現場原位測試
標準貫入試驗:根據本工程需要布置標準貫入試驗孔,各土層均須進行標準貫入試驗。 豎向間距按地層特點和土的均勻程度確定。
靜力觸探試驗:確定各土層的強度及樁周摩阻力、樁端承載力標準值;若為巖層,需提供巖石飽和含水率的單軸極限抗壓
強度。
3.5 地下水測試
地下水埋藏條件及對路基的影響的試驗。
3.6 鉆探現場記錄
鉆探記錄需派有經驗技術人員擔任,負責記錄土名、變層深度、顏色、包含物、狀態和結構構造特點,砂類土的密實度和標貫擊數,巖層的名稱、顏色、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特征。
4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評述
4.1 勘察方法
本次勘察采用回轉巖芯鉆探及錘擊鉆探,結合標準貫入試驗、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室內土、水實驗等多種方法進行。野外鉆探嚴格執行有關規范及勘察綱要要求,室內資料整理及編制采用理正勘察軟件進行。巖土分類定名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第3.3.3~3.3.6條執行,同時結合野外鉆探結果及室內土工試驗結果綜合確定。
4.2 測量放樣
本次鉆孔放樣是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道路設計平面圖及測量控制點,用經標定合格的全站儀按圖上尺寸測放而成,高程為黃海高程系統。各孔孔口坐標及高程詳見勘探點平面布置圖、勘探點一覽表。
4.3 巖芯鉆探
采用三臺XY—1型液壓巖芯鉆機,地下水位以上采用干鉆方式,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泥漿護壁,土層及全風化、強風化巖層使用口徑Φ110 mm合金鉆頭回轉鉆進,中風化巖層采用口徑
Φ75 mm金剛石鉆頭回轉鉆進。野外鉆探嚴格按《建筑工程地質鉆探技術標準》(JGJ87—92)要求進行。
4.4 原位測試
本次勘察原位測試采用標準貫入試驗及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方法,測試器具均經計量檢定合格,測試數據準確,測試數量均不少于6次。
4.5 土、水樣采取及土工試驗
1)試樣采取及試樣數量。粘性土原狀樣按Ⅱ級土樣質量等級要求采用厚壁取土器采取。砂類土主要采用標貫器采取,對卵石主要由巖芯管取樣。在擬建線路內取1組土樣及1件地下水水樣做室內土、水的簡化學分析。
2)土樣試驗項目。物理力學指標:含水量、重度、比重、液限、塑限、壓縮模量、剪切強度、砂類土及碎石土的室內顆分,取樣點力求在空間分布上具有代表性。
3)水、土樣的試驗項目。測定地下水、地表水及土規范要求所有腐蝕性介質含量。地下水位觀測:沿線各孔均用測水鐘量測地下水的的穩定水位。
5 線路工程地質條件的分析與評價
5.1 場地穩定性、適宜性評價
擬建道路沿線地層相對簡單,未發現巖溶、崩塌等不良地質現象及存在大的活動斷裂,因此擬建道路場地場地為穩定場地,適宜本工程建設。
5.2 不良地質、特殊性巖土評價與整治
軟土為沿線的主要不良地質條件及特殊性土。軟土以淤泥質土夾粉砂為主,主要分布在路線穿越的魚塘內,呈流塑狀,具有天然含水量高、高壓縮性,土的力學強度低等特點,工程性質差,尤其在地震作用及振動荷載作用下,易產生側向滑移,不均勻沉降及蠕變等工程地質災害,對路基及構造物的穩定性影響較大。
對于該部分土,考慮到其厚度不大,本次勘察中未將其獨立劃分為一層,施工時,建議將該層土清楚。
6 道路工程
擬建道路工程為城市一般道路,對該道路的巖土工程特征分別簡析:
1)層人工填土以雜填土為主,厚度約為3.4 m,為不均的欠壓實土,不宜作路基持力層,在道路施工清表時應予以清除。
2)層耕土:可塑狀,分布厚度較薄,工程性能較差,層位穩定性差,不宜作路基持力層,在道路施工清表時應予以清除。
3)層粉質粘土,該層物理力學性質較好,且厚度較大,為1.20 m~6.60 m,平均為3.69 m標準貫入試驗修正后擊數N平均值為9擊,容許承載力為180 kPa,全線均有分布,可作路基持力層。
4)細砂:松散狀,層薄且分布均勻性差,屬均勻性較差土層,天基地基承載力容許值fa0=100 KPa,工程性能一般,不宜作路基持力層。
5)中粗砂:稍密,工程性能一般,可作路基持力層。
6)礫砂:中密,僅局部地方有分布,可作為路基持力層。
7)卵石:中密狀,重型動力觸探修正擊數票平均值12擊,天然地基承載力容許值fak=400 KPa,層位相對穩定,土質均勻性一般,分布均勻性較差,工程性能較好,可作路基持力層。
8)砂質粘性土:可塑狀,屬低壓縮性土層,層位穩定性差,局部分布,土質均勻性一般,標貫修正擊數標準值11.68擊,天基地基承載力容許值fa0=220 KPa,工程性能一般,可作路基持
力層。
綜上所述,場地內地基土均勻性一般。
7 結論
經本次勘察查明,擬建工程場地穩定,適宜本工程的建設。擬建道路沿線地貌主要以山麓斜坡沖、堆積成因的山前平原地貌為主,小部分為殘積坡麓地貌。擬建道路沿線地下水及地表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弱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沿線土層對混凝土結構無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
【摘 要】在總結高速公路工程邊坡勘察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實踐,提出了適合高速公路工程的邊坡工程地質分類,并將未變形邊坡統分為巖質邊坡、土質邊坡和土石邊坡,對巖質邊坡按邊坡體巖性和結構進行了細致分類。
【關鍵詞】邊坡;工程地質分類;巖質邊坡;土質邊坡
1.邊坡分類的一般情況
目前國內外對于邊坡已有很多分類方法,但由于所依據的分類原則、分類標準和分類目的的不同,迄今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統一分類。常見的邊坡分類所依據的標準有:邊坡的成因、邊坡的結構、邊坡的巖性、邊坡變形破壞形式等。總之,關于邊坡的分類,國內外提出的方法很多,分類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點是:或只著眼于變形形式的分類,或僅對某一種(或幾種)邊坡變形(如滑坡)按不同的準則進行細部分類,尚未見到對邊坡進行綜合工程地質分類者,因此,不便于我國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的應用。
2.分類的目的和基本原則
2.1 分類目的
高速公路工程邊坡的工程地質分類,是在總結我國高速公路工程邊坡勘察成果的基礎上,將各種不同工程地質特性的邊坡加以區分,某種邊坡代表某種工程地質特征,其穩定特點和對工程的影響自然也各不相同。因此,邊坡工程地質分類的主要目的是:
1)根據野外調查,能根據分類特征對邊坡的類屬迅速予以辨認,從而能較快掌握此類邊坡的主要工程地質特征。
2)能根據分類,對邊坡的穩定性作出初步評價,就邊坡對工程的影響作出判斷。
3)根據分類預測邊坡可能出現的工程地質問題,并對邊坡的工程處理提出原則性建議。
4)當邊坡問題較為復雜時,也可根據分類對下步勘察試驗工作指明方向。
2.2 分類原則
為高速公路工程實用的方便,分類時注意貫徹了以下原則:
1)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分類。
2)為便于在野外對邊坡進行辨認,并對其穩定性作出評價,在分類中將各類邊坡的特征,可能的主要破壞形式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與工程的關系加以說明。
3)在對邊坡工程地質特征進行分類描述時,注意結合與工程的關系進行說明。
4)分類的主要依據是:巖性、結構和變形特征。
5)在分類的基礎上對邊坡進行穩定性評價時,進一步考慮與工程的關系。
6)為了使高速公路工程邊坡勘察中地質描述規范化和論述使用方便,我們還按邊坡的高度、坡度、人工改造情況等的不同,對邊坡試作一般性分類。
3.高速公路工程邊坡的工程地質分類
按照上述分類原則,根據工程實際對高速公路工程邊坡進行如下分類。按邊坡與工程關系把邊坡統分為自然邊坡和人工邊坡;按人工邊坡的形成方式把邊坡分為填方路堤邊坡和挖方路塹邊坡;按邊坡變形情況把邊坡分為變形邊坡和未變形邊坡;按邊坡巖性把未變形邊坡統分為巖質邊坡、土質邊坡和土石邊坡。根據巖(土)體性質及其結構,對巖質邊坡和土質邊坡進行細部分類。
3.1 巖質邊坡分類
3.1.1 按巖質邊坡的巖性不同分類
1)侵入巖邊坡:如花崗巖。巖性較單一,強度較高,一般呈塊狀結構,常形成陡坡并發育卸荷裂隙。
2)噴出巖邊坡:如玄武巖凝灰巖、流紋巖、凝灰角礫巖等,強度差別大,裂隙發育。有時具有層狀或似層狀結構,孔隙性大,邊坡形態受形狀控制。
3)碎屑沉積巖邊坡:如砂巖、礫巖、頁巖等,強度差別較大,具有層狀結構,邊坡形態受巖層產狀控制,頁巖透水性微弱。
4)碳酸巖類邊坡:如石灰巖、白云巖等,強度一般較高,多呈層狀結構。邊坡形態受巖層產狀控制,常形成懸崖,有時巖溶發育。
5)夾有軟弱夾層的沉積巖邊坡:如夾有泥化夾層或破碎夾泥層的砂巖、頁巖、石灰巖等,具有層狀結構。
3.1.2 按巖質邊坡的巖體結構分類
1)塊狀結構巖石邊坡:塊狀結構巖石邊坡是指一般由塊狀巖漿巖或巨厚層沉積巖組成的邊坡。此類邊坡的特征是,就局部地段而言,沒有層狀節理分布,不具備各類層狀巖石邊坡的特征,就其物質組成而言,巖石可視為相對均勻質體。
2)碎裂結構巖石邊坡:碎裂結構巖石邊坡是指具有強烈發育的不規則節理裂隙的各種巖石邊坡,在巖漿巖、沉積巖或變質巖地區都可能出現,特別在斷層交匯部位和嚴重的構造擠壓部位較為常見。由于邊坡上節理裂隙密集、方向零亂,難以劃分出巖體的層狀結構,邊坡巖體多呈相互鑲嵌的碎塊,從宏觀上看,可視此類邊坡為散體,邊坡形態主要決定于節理裂隙的切割程度和組合形態。
3)層狀同向緩傾巖石邊坡:層狀同向緩傾巖石邊坡是指由堅硬層狀巖石組成的邊坡,巖層的傾向與邊坡的傾向一致,但傾角小于邊坡坡角,坡面切斷了巖層層面。由于坡面切斷了巖層層面,坡腳以上巖層有路面方向活動的空間,因此當層面間抗剪強度較低時,可以沿層面產生滑動。影響邊坡穩定的主要因素是巖層的傾角大小、層面的抗剪強度及邊坡巖體被節理裂隙切割狀況。層狀同向緩傾邊坡較為常見,由于施工開挖人為改變邊坡坡角使邊坡由緩變陡,使層面被切斷,當邊坡巖層被坡面切斷后,最常見的變形是順層滑動,特別是沿軟弱夾層產生滑動。當節理裂隙的切割有利于割離坡體,下伏有軟弱夾層時,雨后更易滑動。
4)層狀同向陡傾巖石邊坡:層狀同向陡傾巖石邊坡是指巖層走向與邊坡走向基本一致,但巖層傾角大于邊坡坡角的巖石邊坡,由于坡面未將巖層層面切斷,因此,沒有沿巖層層面向下滑動的余地,一般情況下邊坡是穩定的。
3.2 土質邊坡分類
1)黃土邊坡。
黃土一般呈棕黃色或淡黃色,具多孔性,孔隙比一般40%~50%,成分以粉粒為主,質地均一,無層理、柱狀節理和垂直節理發育,天然狀態下含水甚少,干燥時甚堅固。直立邊坡,但遇水容易剝落或遭受侵蝕。
2)砂性土邊坡。
砂性土邊坡是指主要由砂或砂性土組成的邊坡,以結構較疏、粘聚力低為特點,作為工程邊坡,一般透水性較大,飽和含水的均質砂土邊坡,在振動力作用下,易于液化產生液化邊坡。
3)粘性土邊坡。
粘土以顆粒細密為其主要特征,但由于生成環境的不同,各類粘土的組織結構、物理力學特性等差別較大,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也不一樣。但一般都具有干時堅硬開裂,遇水膨脹分解呈軟塑性狀的特點。
4)軟土邊坡。
軟土邊坡是指由淤化、泥變、淤泥實土以及其它抗剪強度極低的土組成的邊坡。粘土由于其抗剪強度極低,流變性征顯著,對于邊坡穩定性不利。
5)脹縮土邊坡。
脹縮土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學特性,因土中富含蒙脫石等易膨脹礦物,干濕效應特別明顯。
3.3 土石邊坡
由土和堅硬巖石混合組成的邊坡統稱為土石邊坡,可分為碎石土邊坡和巖土混合邊坡二類。碎石土邊坡是指由堅硬巖石碎塊和砂土碎屑細顆粒物質混合組成的邊坡。按其形成條件,可分為堆積型(包括沉積、堆積)和殘積型。前者土石碎屑經搬運位移土石混雜,如坡積體及變形邊坡殘留體等,后者則為基巖原位風化而成,巖土未經搬運位移,如殘積層。按結構形態又可分為土石混合結構和土石疊置結構,前者整個坡體皆由土石混合物組成,邊坡的特性決定于土石混合體自身的特性,后者土石混合體的下部有基巖分布,邊坡的特性決定于土石體本身外,尚與土石體與基巖接觸面的特性有關。此種結構邊坡,亦稱巖土混合邊坡,呈疊置結構的巖土混合邊坡還有上部為全風化玄武巖,下部為砂礫巖,或上部為玄武巖,中部為全風化頁巖,下部為堅硬巖石的邊坡。
內容摘要:針對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中存在的勘察方案考慮不全面、勘察方案不合理、勘察工作針對性不強、勘察深度不夠、對山區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性認識不足等進行了分析,并對提高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水平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高速公路向山區延伸,地質條件越來越復雜,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難度逐漸加大。
一、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中存在的問題
(一)工程地質勘察方案不合理。在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中,大多工程地質勘察項目雖然也制定了勘察大綱,但多數項目勘察方案簡單,未能針對項目的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的特點,對項目工程地質勘察進行詳細規劃,所采用的勘察方法,時有不合理或欠缺的地方。如橋梁鉆孔布置未考慮到山區地質條件的復雜多變,鉆孔數量偏少、鉆孔位置不合理,高邊坡勘察中對橫斷面的地質條件變化考慮不足,地質條件未勘察清楚,導致施工中高邊坡加固設計變更過多,對活動性斷層勘察欠缺,隧道勘察中未進行水文測試等等。
(二)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針對性不強。工程地質勘察目的不明確,勘察針對性不強是山區高速公路勘察項目較常見的問題,部分勘察單位仍習慣于“鉆探、取樣、提承載力”的模式,無論是路基、橋梁、還是隧道勘察都是這種勘察模式,這種早期的工程地質勘察模式,已不能適應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要求。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的對象主要包括橋梁、涵洞通道、隧道、高邊坡、高路堤、軟基及不良地質等。不同勘察對象的勘察目的不同,勘察工作中應針對不同的勘察對象,對勘探方法、取樣試驗、物理力學指標分析評價等做出不同的要求,并非所有的勘察對象都應提出地基承載力。如高邊坡的勘察目的,主要是查明邊坡開挖后的穩定性,勘察在查明巖土層結構的同時,還要查明軟弱夾層和構造結構面情況,并提供抗剪、抗滑指標。
(三)勘察深度不夠,定性的分析太多,定量成果不足。我國的山區高速公路的建設不到十年時間,山區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經驗不足,我國高速公路地質工作仍停留在工程地質勘察階段。勘察報告描述較籠統,多是一些定性的描述,設計及施工人員很難采納,甚至無法利用。如在深路塹勘察中,常見地質報告中未能進行穩定性分析,所推薦的處理方案及措施較籠統,設計人員無法利用。或者雖然也進行了穩定性分析,但未用設計擬采用的坡率,進行穩定性分析。此外,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單一,完全依賴極限平衡法,未采用工程地質類比法、圖解法、極限平衡法和數值分析方法進行綜合分析評價,也是較常見的問題。又如在橋基勘察中,常見對鉆孔深度把握不準。未能根據橋梁荷載的要求及可能采取的基礎形式,確定鉆孔深度。因此,要么鉆孔鉆深了,浪費了大量的財力和時間;要么鉆孔鉆淺了,不能滿足樁基對鉆孔深度的要求。再如某山區高速公路初勘中,對斷層構造勘察時,在評價區域斷裂構造對公路的影響時有這樣的論述評價“根據區域地質資料,K25+600處有一斷層,建議路線與斷層呈大角度相交”。沒有深入查明斷裂帶的規模和路線的關系對公路的影響等。
(四)對山區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性認識不足。雖然在山區高速公路的勘察設計中,復雜的地質條件越來越為工程技術人員所重視,但部分工程地質勘察人員仍對山區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質條件認識不足,如某山區高速公路中,由于對地質條件認識不足,為了節省造價,路線以路基通過,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大量的邊坡穩定性不足問題。又如某山區高速公路基巖為砂巖、泥質砂巖,但其風化程度變化較大,勘察過程中對風化程度變化不足未引起足夠重視,鉆孔數量偏少,導致施工中橋梁所采用的大部分嵌巖樁質量檢測承載力不足,不得已改為摩擦樁。此外,還存在勘察經費不足,勘察工作量較少,不能滿足查明地質條件等。
二、處理對策
針對當前山區高速公路勘察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在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的基礎上,轉變勘察技術人員的觀念,在高速公路的勘察中加強巖土工程的理念,進一步提高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水平。
(一)事前規劃,制定詳細的勘察方案,明確地勘布置原則。山區高速公路地形地質條件復雜,主要表現為地貌單元多、地層巖性復雜,基巖風化嚴重、基巖頂面起伏大;區域地質構造復雜,對工程影響大;不良地質發育;地下水對工程有較大的影響等。工程實踐證明,針對復雜的山區地質條件,制定詳細而針對性強的勘察方案是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的關鍵。勘察方案主要包括勘探方法的選擇;勘察點數量、間距;勘探深度、鉆孔孔徑、取樣的數量、樣品類別;工程地質調繪的范圍、比例;工程物探的使用對象、物探方法;原位測試、簡易鉆探的使用范圍、勘察深度的確定及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等。此外,對路基、橋梁、隧道、不良地質等不同的工點的勘察還應針對具體構造物的特點提出勘探、取樣、試驗、物探等具體要求。
(二)推行工程地質勘察監理機制。工程地質勘察的監理機制,有些省份已經開始試點,在部分工程項目中展開取得較好的成效,應進一步推廣。
(三)加強工程地質勘察技術人員的高速公路知識的培訓。傳統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勘察與設計、施工脫節。工程地質勘察技術人員高速公路知識的薄弱,對工程地質條件的評價不能較好地和工程緊密結合,只能泛泛而談。加強高速公路知識的培訓,可有效提高工程地質勘察技術人員勘察工作的針對性,提高勘察質量。
三、結論及建議
(一)針對當前山區高速公路勘察中存在的問題,應積極推廣巖土工程的理念。改變傳統的鉆探、取樣,提承載力、摩阻力的觀念。對地質勘察工作要求在查明地質特征的基礎上,還應對地質特征及巖土參數進行分析、評價,熟悉每一類巖土工程的設計方法,了解每一類巖土工程的影響范圍及對巖土體物理力學參數的要求。
(二)加強培訓,提高工程地質勘察人員專業素質,建立一支專業的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隊伍。改變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人員對高速公路不了解,所提供的工程地質報告和工程結合不緊密,難以利用的現狀。
(三)積極推行工程地質勘察監理的體制。
內容摘要:針對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中存在的勘察方案考慮不全面、勘察方案不合理、勘察工作針對性不強、勘察深度不夠、對山區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性認識不足等進行了分析,并對提高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水平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高速公路向山區延伸,地質條件越來越復雜,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難度逐漸加大。
一、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中存在的問題
(一)工程地質勘察方案不合理。在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中,大多工程地質勘察項目雖然也制定了勘察大綱,但多數項目勘察方案簡單,未能針對項目的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的特點,對項目工程地質勘察進行詳細規劃,所采用的勘察方法,時有不合理或欠缺的地方。如橋梁鉆孔布置未考慮到山區地質條件的復雜多變,鉆孔數量偏少、鉆孔位置不合理,高邊坡勘察中對橫斷面的地質條件變化考慮不足,地質條件未勘察清楚,導致施工中高邊坡加固設計變更過多,對活動性斷層勘察欠缺,隧道勘察中未進行水文測試等等。
(二)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針對性不強。工程地質勘察目的不明確,勘察針對性不強是山區高速公路勘察項目較常見的問題,部分勘察單位仍習慣于“鉆探、取樣、提承載力”的模式,無論是路基、橋梁、還是隧道勘察都是這種勘察模式,這種早期的工程地質勘察模式,已不能適應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要求。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的對象主要包括橋梁、涵洞通道、隧道、高邊坡、高路堤、軟基及不良地質等。不同勘察對象的勘察目的不同,勘察工作中應針對不同的勘察對象,對勘探方法、取樣試驗、物理力學指標分析評價等做出不同的要求,并非所有的勘察對象都應提出地基承載力。如高邊坡的勘察目的,主要是查明邊坡開挖后的穩定性,勘察在查明巖土層結構的同時,還要查明軟弱夾層和構造結構面情況,并提供抗剪、抗滑指標。
(三)勘察深度不夠,定性的分析太多,定量成果不足。我國的山區高速公路的建設不到十年時間,山區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經驗不足,我國高速公路地質工作仍停留在工程地質勘察階段。勘察報告描述較籠統,多是一些定性的描述,設計及施工人員很難采納,甚至無法利用。如在深路塹勘察中,常見地質報告中未能進行穩定性分析,所推薦的處理方案及措施較籠統,設計人員無法利用。或者雖然也進行了穩定性分析,但未用設計擬采用的坡率,進行穩定性分析。此外,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單一,完全依賴極限平衡法,未采用工程地質類比法、圖解法、極限平衡法和數值分析方法進行綜合分析評價,也是較常見的問題。又如在橋基勘察中,常見對鉆孔深度把握不準。未能根據橋梁荷載的要求及可能采取的基礎形式,確定鉆孔深度。因此,要么鉆孔鉆深了,浪費了大量的財力和時間;要么鉆孔鉆淺了,不能滿足樁基對鉆孔深度的要求。再如某山區高速公路初勘中,對斷層構造勘察時,在評價區域斷裂構造對公路的影響時有這樣的論述評價“根據區域地質資料,K25+600處有一斷層,建議路線與斷層呈大角度相交”。沒有深入查明斷裂帶的規模和路線的關系對公路的影響等。
(四)對山區工程地質條件的復雜性認識不足。雖然在山區高速公路的勘察設計中,復雜的地質條件越來越為工程技術人員所重視,但部分工程地質勘察人員仍對山區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質條件認識不足,如某山區高速公路中,由于對地質條件認識不足,為了節省造價,路線以路基通過,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大量的邊坡穩定性不足問題。又如某山區高速公路基巖為砂巖、泥質砂巖,但其風化程度變化較大,勘察過程中對風化程度變化不足未引起足夠重視,鉆孔數量偏少,導致施工中橋梁所采用的大部分嵌巖樁質量檢測承載力不足,不得已改為摩擦樁。此外,還存在勘察經費不足,勘察工作量較少,不能滿足查明地質條件等。
二、處理對策
針對當前山區高速公路勘察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在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的基礎上,轉變勘察技術人員的觀念,在高速公路的勘察中加強巖土工程的理念,進一步提高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水平。
(一)事前規劃,制定詳細的勘察方案,明確地勘布置原則。山區高速公路地形地質條件復雜,主要表現為地貌單元多、地層巖性復雜,基巖風化嚴重、基巖頂面起伏大;區域地質構造復雜,對工程影響大;不良地質發育;地下水對工程有較大的影響等。工程實踐證明,針對復雜的山區地質條件,制定詳細而針對性強的勘察方案是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的關鍵。勘察方案主要包括勘探方法的選擇;勘察點數量、間距;勘探深度、鉆孔孔徑、取樣的數量、樣品類別;工程地質調繪的范圍、比例;工程物探的使用對象、物探方法;原位測試、簡易鉆探的使用范圍、勘察深度的確定及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等。此外,對路基、橋梁、隧道、不良地質等不同的工點的勘察還應針對具體構造物的特點提出勘探、取樣、試驗、物探等具體要求。
(二)推行工程地質勘察監理機制。工程地質勘察的監理機制,有些省份已經開始試點,在部分工程項目中展開取得較好的成效,應進一步推廣。
(三)加強工程地質勘察技術人員的高速公路知識的培訓。傳統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勘察與設計、施工脫節。工程地質勘察技術人員高速公路知識的薄弱,對工程地質條件的評價不能較好地和工程緊密結合,只能泛泛而談。加強高速公路知識的培訓,可有效提高工程地質勘察技術人員勘察工作的針對性,提高勘察質量。
三、結論及建議
(一)針對當前山區高速公路勘察中存在的問題,應積極推廣巖土工程的理念。改變傳統的鉆探、取樣,提承載力、摩阻力的觀念。對地質勘察工作要求在查明地質特征的基礎上,還應對地質特征及巖土參數進行分析、評價,熟悉每一類巖土工程的設計方法,了解每一類巖土工程的影響范圍及對巖土體物理力學參數的要求。
(二)加強培訓,提高工程地質勘察人員專業素質,建立一支專業的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隊伍。改變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人員對高速公路不了解,所提供的工程地質報告和工程結合不緊密,難以利用的現狀。
(三)積極推行工程地質勘察監理的體制。
摘要:該文通過實踐山西某山區高速公路項目勘察監理工作,對三個不同階段的勘察監理工作實施內容和取得的效果進行分析,指出了勘察監理在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監理;重要性
由于過去我國高速公路巖土工程勘察一直保持行業壟斷,沒有進行單獨招標。巖土工程地質勘察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勘察設計總承包;第二,業主直接委托勘察單位;第三,即使勘察單獨招標也是低價中標。以上三種勘察模式往往在工程質量、技術成果等方面表現很差。目前在我國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實施監理,正處于一個初級階段。高速公路巖土工程勘察監理就是監理組織或監理執行者(巖土工程監理工程師)執行業主的委托,對高速公路全過程依據勘察合同文件、國家的法律、法規、勘察技術規程、規范、標準等,對勘察質量、進度、勘察工作量的計量、費用的審核結算等進行監督、監控、評價、約束、組織、協調和疏導。使勘察行為符合準則的要求,使有關人員的行為更準確、更合理、更完善,使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技術成果資料能夠指導公路施工。
現代高速公路的發展趨勢逐漸由東向西,由平原向山區拓進。山區高速公路沿線的構造物、不良地質段、特殊性巖土段、高填深挖工點等工程地質勘察的特點及技術要求和深度多樣性、復雜性,導致地質勘察監理工作任務重、技術含量高、復雜,給監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本文實踐了山西某山區高速公路118千米的勘察監理工作。
一、勘察監理工作實施
巖土工程地質勘察質量監督與管理是保證高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質量、巖土工程合理性、完善和優化設計的前提。一條高速公路要穿越不同的地質單元,各單元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水文地質各不相同,特別是山區高速公路,工程地質條件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其工程造價、工期、施工期、營運期的安全。地質勘察資料的不準確,勢必導致設計的保守,造成工程資金浪費,后期運營出現沉降、邊坡坍塌等不良現象,給公路安全運營埋下了隱患。高速公路具有階段性勘察設計特點,一般采用兩階段勘察設計即初步設計階段勘察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勘察設計,個別項目還有施工勘察階段。各個不同階段的勘察監理工作基本都分為三個階段:進場初期勘察監理、工作進行中勘察監理、工作結束勘察監理。
(一)進場初期勘察監理
地質勘察單位在進場初期應向監理工程師提交項目工程地質勘察大綱和地質勘察實施細則。本勘察大綱應包含根據各個工點的水文地質條件、構造物(工點)設置情況、設計要求等編寫的工程地質勘察綱要。明確該工點為達到勘察目的所采用的勘察手段和方法(如鉆探、挖探、物探、釬探)、勘察工作量(如鉆孔個數、總延米數等)、工期的預估。監理單位根據相關技術規范、 業主要求,認真分析勘察單位提交的工程地質勘察大綱,結合項目概況情況,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經業主、勘察單位、監理單位三家共同商榷后統一后,完善該勘察大綱,使其具有計劃性和指導性。同時,監理單位應對勘察單位的鉆探施工設備、試驗設備的質量合格情況、投入數量進行檢查,滿足工程實施要求方可允許進入施工現場。最后并簽署開工報告。
(二)工作進行中勘察監理
在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實施過程是在野外進行的,監理工程師應深入勘察現場,結合勘察大綱及現場地質情況,對勘探孔的布設、取樣、原位測試進行監督。監理現場采用現場巡視、抽檢、重點旁站、定期中間檢查和室內資料審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重要工點(如大橋、特大橋、隧道、高邊坡、采空區、軟土等)采用旁站監理方式,控制整個勘察過程,保證勘察實施過程的正確性和真實性,并對現場遇到的重點、難點、疑點地質問題進行現場指導,對工程地質復雜區、多變區應及時指導勘察單位更換勘察方法、手段和隨機調整勘察工作量。檢查鉆探深度、取樣、原位測試是否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對現場的編錄質量和規范性進行監督和指正。認真填寫檢查記錄和編寫監理報告(日志),每天統計勘察工作量進度并定期向業主單位匯報勘察質量和進度情況。
組織中間檢查對勘察單位的階段性勘察現場實施全過程監理檢查和管理。從工程地質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各構筑物布置的經濟性及合理性,向業主單位和設計單位提出建議。通過現場過程質量控制,對工程地質情況的了解,結合設計情況、勘察單位的工程進展情況,并及時與業主單位、勘察設計單位進行充分溝通,保證工程安全性、經濟性、合理性前提下,及時調整勘探手段和方法,確保勘察成果質量。
(三)工作結束勘察監理
勘察工作結束監理單位應依據相關勘察合同,對勘察單位的工作量由監理工程師簽認。監理單位對勘察單位的各種勘察手段、方法,工作量,技術成果資料進行審查、綜合分析,之后資料才能提供設計單位的地質參數。最后并編制監理報告。
二、勘察監理取得的效果
本項目中勘察監理采用現場監督和室內文件審查形式進行,即現場監督、控制、管理、指導,室內技術成果的分析與評價。取得效果舉例說明:
1.由于本項目K35+800~K85+230段奧陶紀石灰巖發育較好,巖體較完整,表層覆蓋層較薄。經過監理監督和現場指導,后將13個高邊坡的鉆探方案調整為物探+挖探。施工工期比原來方案縮短了10天,勘察費用節省近140萬元,探查的效果遠超過鉆探。
2.在K124+080~K124+285段,路線以路基方式穿越南山北部山腳與大洋河河岸交界平緩地帶。根據K124+120涵洞鉆探軟基情況,結合地形推斷該段可能存在軟土地基。經監理工程師現場踏勘并同意在該段增加3個路基鉆孔以查明軟基可能性,結果表明軟基最大厚度達8米。雖然在勘察投資上增加約5000元投資,但避免了今后路基沉降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和安全隱患。
3.室內技術報告的審查工作對地貌及微地貌單元要求進行了數理統計,以地質單元形式給出了該項目路線走廊的工程地質特性,為指導設計和施工提供了依據。
三、結束語
巖土工程地質勘察監理制度監理順應現代勘察市場化的需求,勘察質量的監督與控制,直接決定了設計質量、施工成本、施工周期、運營安全、后期公路養護投資。公路勘察監理由于市場不規范,在實際的實施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監理單位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發現問題情況下能夠及時提出并指導勘察單位的實施方案調整;勘察技術成果審查過程中不能綜合地提出具有指導施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案和結論;建設單位對勘察監理費用投入比例很小,導致一些勘察監理單位人員素質、技術水平上不去,沒有在項目過程中起到真正意義的作用。
【摘要】我國山地面積占陸地總面積的70%,山區道路沿線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和水文條件較復雜,不確定性較大。路基填挖交替頻繁,深挖、高填路段多,從而使路基的物理力學性能有很大的差異,造成路基不均勻沉降,發生失穩現象。這就需要對工程地質條件做深入的研究,找到針對性較強的勘察方法和手段,為山區高速公路設計和施工提供完整、準確的工程地質資料。本文總結了山區公路勘察方法,并對各種特殊地段的勘察要點進行了分析和總結:結合沿線的自然地理和地質條件,遵循面點結合、由淺入深的原則,綜合運用遙感、工程地質調查測繪、物探、鉆探、原位測試、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試驗等方法和手段進行綜合勘察,為設計、施工提供完整、準確的地質資料和建議
【關鍵詞】山區公路;地質條件;勘察方法;高填深切路段勘察;邊坡勘察
1.勘察方法的選擇
勘察方法的選擇應依據勘察階段,地形、地質條件和勘察對象而定,大致分兩種類型:
1.1宏觀控制
一般采用遙感技術,從宏觀上觀察全貌,對區域地質條件進行大致了解,可發現大型地質構造和地質災害。根據不同時期的資料,還可以掌握不良地質發展趨勢,進行地質單元的劃分。山區公路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首先進行地質單元的劃分。地貌就是從地質的角度去論述地表形態,不同地貌的地質成因和歷史不同。
1.2微觀分析
通常采用地質調繪、物理勘探、鉆探、挖探、取樣、試驗及原位測試等方法,其中地質調繪及物理勘探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地判定地質條件;而鉆探、挖探、取樣、試驗及原位測試則可以對地質條件及其對工程的影響程度進行定量分析。
2.路段勘察
2.1一般路基
一般路基工程勘察主要按沿線微地貌特征分段,查明各段的地質結構,巖土類別、土的密度和含水狀態,基巖風化情況,地下水埋深、變化規律和地表水活動情況;確定路基基底的穩定性,邊坡結構形式及坡度;確定設置支擋構造物和排水工程的位置,劃分土石工程等級。
2.2高路堤
高路堤作為陡坡路堤的一種特例,也屬于重點路基工程(即地形起伏大、路基填挖量大、工程地質條件差的路段),高路堤邊坡必須進行穩定性驗算,其參數的選擇是穩定性驗算的關鍵,需要對地基土及路堤填土提出準確的物理力學參數,因此要針對高路堤做專門的工程地質勘察。
高路堤主要病害是總體沉降、局部沉降、局部沉陷、滑移、路基破壞等。一般的填方路堤和高路堤對路基基底要求應有足夠的承載力,路堤基底土的變形性質和變形量的大小主要決定于路堤填土高度、基底土的力學性質、基底傾斜程度、軟土層和軟弱結構面的性質和產狀等。軟土層或較軟結構面往往使基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而造成路基的破壞。因此其勘察中的重點是沿陡坡路基頂或軟土層及較軟結構面,對陡坡路堤進行設計時必須進行地基穩定性驗算,應通過有針對性的工程地質勘察提供準確的陡坡路堤地基巖土物理力學參數。
2.3陡坡路堤
當地面自然橫坡陡于1∶5時(包括縱斷面方向)就應視為斜坡路堤,當地面橫坡陡于1∶2.5時,就視為陡坡路堤。根據斜坡路基病害調查,公路陡坡路基常見病害是縱向裂縫和路基滑移。影響陡坡路基穩定性的主要工程地質因素有以下兩個方面:(1)陡坡覆蓋層土體與基巖接觸帶為透水軟弱面,地下水活動引起陡坡路基下滑;(2)陡坡路基巖層軟硬相間,其軟弱面順路基傾斜,由于風化強弱差異或地下水侵蝕,地基和路基順軟弱面滑移。
2.4深路塹
對于深路塹邊坡、需要特殊設計加固的邊坡以及穩定性差的邊坡,均應作為單獨工點進行工程地質勘察,以便對邊坡的整體穩定性進行評價。首先應查明場地巖土體組成,巖層的傾向與坡向的關系,巖層分布以及風化層、區域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地震資料,氣象資料。利用赤平投影或者理論計算邊坡整體的穩定性,提出支護(擋)建議。
部分地段擬建道路修筑后,路塹邊坡形成臨空面,邊坡上覆松散堆積物失去支撐,易沿基巖面下滑。山區地形起伏大,植被茂密,進行工程鉆探很困難,利用人工探槽(坑)是一種比較好的手段,要查明覆蓋層厚度。提出適宜的防護、加固等措施,消除路塹邊坡形成臨空面的不利影響,防止邊坡上覆松散堆積物沿基巖面下滑。
2.5支擋工程
支擋工程的勘察主要任務為查明支擋構筑物位置承重地基的地層層位、層厚、巖土類別、分布范圍,調查地下水埋深、分布;確定巖土的承載力、抗剪指標和壓縮指標;判定在路基附加荷載作用下,路基沉降和滑移的穩定性。
3.橋涵勘察
橋涵工程的勘察主要任務是查明橋涵位置地基土層的巖性、地質構造、水文條件,查明其軟弱下臥地層的厚度及分布,依據調查結果繪制斷面圖。確定巖土的承載力、抗剪指標和壓縮指標。在地形圖上繪出匯水面積;根據收集的氣象資料,估算最大的流量,過水斷面尺寸,計算墩臺最大沖刷深度,提出合理的基礎埋深。
4.隧道勘察
由于山區的地形特點及隧道出入口對地形有較高的要求,進行工程鉆探往往比較困難。近年來,隨著物探技術逐漸成熟和山區高速公路的發展,已被作為主要勘察手段,廣泛應用在山區公路隧道勘察中,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地震法、瞬變電磁法、高密度電法及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工程物探作為公路隧道工程地質勘探的主要手段,測得巖質隧道圍巖巖體、巖石縱波速、橫波速,從而求得圍巖動彈性模量、泊松比等物理力學指標,為隧道洞身的圍巖分類、隧道洞室的開挖和襯砌設計提供依據。
5.公路涎流冰的勘察要點與防治措施
涎流冰沖壞橋涵結構,破壞路基路面,危害公路行車的安全,已成為高寒地區公路主要病害之一。涎流冰的防治工作,應從公路勘察設計的源頭上采取積極地防治措施。若路線不可避免地要從涎流冰地段通過,則應進行全面細致的水文、地質、地形調查,認真分析水的來源,涎流冰的形式、規模及對公路的危害程度,因地制宜地選擇防治方案,將涎流冰的危害降到最小程度。一般采用因勢利導及相互隔離的辦法處置。
6.結語
隨著山區公路的高速發展,由于山區特殊的地形地貌,給勘察專業帶來諸多新課題,采用傳統的勘察方法和傳統的勘察手段已經很難滿足設計的需要,存在著許多急需解決的巖土工程勘察技術問題。
6.1解決傳統鉆探手段以點帶面劃分地質界面時常帶來的漏判、推斷不準確等問題,如地下不明物體、洞穴、軟弱結構面、滑動面、斷層、破碎帶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態、埋藏深度、位置。傳統的鉆探方法受地形的限制,而利用人工挖探、工程物探技術等多種輔助手段和鉆探聯合使用的方法,起到相互補充、相互驗證的作用。將工程物探技術與傳統勘探手段相結合,是解決巖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
6.2加強室內、外測試新技術(標準貫入試驗、波速測試、靜載荷試驗、現場剪切試驗等)和施工檢測、監測技術的使用,通過其獲得的數據和資料,進過分析、對比,建立它們之間的經驗關系,并將工程施工檢測、監測所獲取的實測資料反算得到的參數作為對比依據,確保所提供的巖土工程設計參數的可靠性。同時,達到解決那些采用傳統勘探手段難于獲取可靠的巖土工程設計參數(如粗顆粒土、花崗巖殘積土、風化巖的承載力、變形指標)等問題。
地質勘察工作是山區公路建設成敗的前期關鍵,各階段的地質勘察工作必須認真對待,要達到必要的深度。對于地質條件復雜的或存在不可避繞的不良地質路段,前期的工程地質勘察更要做細,并請多方專家共同研討決策。勘察設計單位應加強巖土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適應山區公路建設新的發展需要。
摘要:為了正確處理公路工程建筑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充分利用有利條件,避免或改造不利條件,需要進行公路工程地質勘察,查明建設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文章闡述了對公路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并提出了勘察編制綱要,選擇勘探測試方法、工程勘察質量控制等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公路建設 工程地質勘察 勘察綱要 質量管理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項目呈線狀分布,一般長達幾十公里。在地質條件較復雜地區,同一項目往往跨越多種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單元,途徑多種不良地質和特殊巖土。管理好一項復雜的公路工程地質勘察項目,需要項目負責人除了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外,還要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較豐富的實踐經驗。
一、公路勘察設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工程設計是分階段進行的,與設計階段相適應,勘察也是分階段的。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必須根據不同的勘察階段,完成各項勘察任務。各勘察階段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深度應與公路各設計階段的要求相適應。
(一)客觀因素
設計理念和設計水平還難以適應新時期交通建設的要求;總體設計水平應進一步提高,技術標準、技術指標的掌握和運用不夠靈活;地勘工作深度不足,水文地質資料的收集、分析和正確運用不足;部分項目技術方案比選未能完全作到科學、客觀、真實、擇優,未能完全起到優化設計、方便施工、控制投資的作用,甚至還存在著為比較而比選的情況;投資控制中,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等現象時有發生。
(二)主觀原因
1.勘察設計周期偏短,設計人員深入研究和優化方案的時間不足。
2.設計人員對工程造價理解有偏差,不能正確處理“好和省”的關系。降低造價是勘察設計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在保證安全、保護環境、提高質量前提下的降低。好的設計,應該是安全性、耐久性、舒適性、方便性、經濟性的完美結合,絕不是多花錢搞一些貪大求洋的東西,也不是錢花得越多事情就做得越好,有時多花錢也會做不好事情。
3.設計人員受理論知識、技術水平、實踐經驗、工作習慣等影響,對沿線地形、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認識不足,科學掌握標準、靈活運用指標的能力欠缺。標準、規范是做好技術工作的行為準則。靈活運用是在全面系統理解標準基礎上與地形、地質相結合的靈活運用,而不是生搬硬套。對于強制性指標要嚴格執行,一般性指標要靈活運用,超限指標要論證采用。要特別防止認為標準越高越好越安全的錯誤觀念,不顧環境承受力,不計造價盲目追求高標準、高指標和隨意突破標準,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4.部分勘察人員工作責任心、上進意識不強。
二、公路工程地質勘察需注意的問題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如何打破傳統條框束縛,將勘察工作貫穿公路項目的全壽命過程,使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更有效地維護公路的安全正常運營業雖然業主委托工程勘察大多局限在勘察規范提到的三個階段,但是,作為巖土工程師應當樹立項目全壽命過程勘察的概念。下面就勘察綱要的編制、外業質量控制等五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勘察編制綱要
編制綱要是每個勘察項目必須進行的工作,應綜合考慮場地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和項目情況,不僅要詳細闡述對場地地質條件的認知程度、項目概況、本次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方法、工作范圍、技術要求,還要對勘察工作參與的人員、投入的設備及質量保證措施有明確的說明。
(二)選擇勘探測試方法
勘探測試方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選擇合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會造成很大的工作量浪費, 還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由于勘察測試方法種類繁多,那么如何選擇既經濟又合理可行的方法是公路工程勘察的關鍵。首先應當詳細了解場地已有地質資料、公路和沿線構造物情況、與設計人員充分交流、明確要解決的工程地質問題,然后開展這項工作。
(三)工程勘察質量控制
加強全員質量教育,樹立全員質量觀念。全力推進ISO9001:2000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落實質量目標考核責任制、質量責任追究制,全面提高勘察設計質量。嚴格按照質量認證體系的要求,規范流程,明確責任,用過程質量保證總體質量。加強公路勘察設計工作基礎資料的調查和收集。特別是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的勘探和調查,加強公路影響帶內環境地質調查和地質勘察成果的綜合驗證工作。對公路工程施工、構造物結構安全有影響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重大不良地質和特殊巖土,要進行專項地質勘察與評價。
審查工作要結合勘察設計過程動態進行,使勘察設計工作和審查工作有機結合,形成合力,更有效地確保勘察設計質量和投資控制。要嚴格執行“方案審定”、“二校三審”程序,確保勘察資料、試驗資料、設計說明、設計圖紙、設計概算、設計數量的“六個一致”。
(四)內業資料整理質量控制
內業資料質量取決于外業資料質量。項目負責人在外業工作期間,應隨時對完成的每個勘探點、測試點、物探點/線等資料進行檢查驗收,在完全確認各個工點、各段比較方案所有的勘探工作量保質保量的完成,以及確保勘察過程補充的工作量完成后,即可轉入室內資料整理階段。
(五)工程地質勘察周期控制
勘察周期作為工程地質勘察項目的重要因素必須滿足計劃要求。在制定勘察綱要時,應根據工程項目情況、勘察工作量和勘察方法、場地地形地質條件等情況,對外業工作、巖土試驗和室內資料整理時間進行統籌安排人員和設備。
樹立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觀念,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公路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勘察設計要統籌考慮規劃、建設、養護、運營的全過程,運用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觀念,進行技術方案比選,合理確定項目的功能水平,實現技術與經濟的有機結合,確保勘察設計工作質量。
設計階段是項目壽命周期成本控制最關鍵的階段,要從項目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去看待成本,不僅要重視建設成本、維修成本、養護成本的控制,還要重視環境成本和社會成本的控制,通過運用科學的方法合理評價設計方案,在確保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通過提高技術含量,合理、靈活運用設計指標,達到最佳技術與經濟效益。
摘要:地質勘察作為公路工程的總體設計、預算、施工所依據的重要基礎材料,它的定位和實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出現在前后之間不協調,或者重視程度,專業人員,等其他一些原因,我們就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實際案例作為根據進行探討。
關鍵詞: 勘察;技術;人員;方法
在公路施工或進行作業之前,對地質的勘察必不可少,地質存在著許多難以預測的情況,勘探工作是為了降低風險和保證對公路作業可行性,在勘探過程中可以排除很多可能出現的問題,讓公路工程整體得到良好的保障。
一、可能存在的問題
公路工程的地質勘察項目一般呈線狀分布,通常情況下會長達幾十公里。如果位于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地區,同一個項目中往往會橫跨多種地形地貌以及地質構造單元,途經數種不良的地質和特殊巖土。想要管理好一項錯綜復雜的公路工程地質勘察項目,這需要項目負責人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此外還要具備較高的綜合技術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工程的總體設計是分階段進行的,與設計階段相比較,勘察也是分階段的。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必須依據不同的勘察階段,完成其中各項勘察任務。各個勘察階段的工作內容,工作深度應和公路設計階段的要求相適應。客觀因素的設計理念以及設計水平目前還難以適應全新的交通建設要求,整體設計水平應進一步得到提高,技術指標和技術標準的運用和掌握不夠靈活,地勘工作深度不充足,水文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正確運用能力不足,部分項目技術方案未能夠完全達到客觀、科學和真實,不能全面起到優化設計、控制投資、便利施工的關鍵作用。投資控制過程中,概算超過估算,預算超過概算等不良現象時有發生。
勘察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中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勘察設計的周期偏短,嚴密度不夠,設計人員深入研究問題,以及優化方案的時間不足。設計人員對工程造價的具體理解有偏差,不能夠正確處理質量與價格兩者之間的關系。把造價降低是勘察設計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這是在安全有保證,環境無破壞,質量有提高的前提之下降低。卓越的設計,應該是耐久性、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和經濟性的完美組合,不是錢花得越多事情就會做得越好,很多時候預算再多也會搞不好項目。設計人員受自身的理論知識,技術水準,實踐經驗和工作習慣等一些原因影響,對沿線地形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認識不達標,科學掌握標準,靈活運用指標的能力有所欠缺。標準和規范設計的前提,具體還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新的考慮。
二、技術和人員上的加強
加強以測試為主的勘察手段,比如標準貫入試驗、波速測試、現場剪切試驗等,以及施工檢測、監測技術的使用,通過其獲得的數據和資料,進過分析、對比,建立它們之間的經驗關系,并將工程施工檢測、監測所獲取的實測資料反算得到的參數作為對比依據,確保所提供的巖土工程計參數的可靠性。同時,達到解決那些采用傳統勘探手段難于獲取可靠的巖土工程設計參數(如粗顆粒土、花崗巖殘積土、風化巖的承載力、變形指標)等問題。加強勘察技術人員的再教育和技術培訓并形成定期制度,促進其知識的更新換代。勘察單位實行內部崗位輪換制度,促成勘察各專業的技術交流、知識滲透,盡可能組織技術人員參加各種有關的學術活動和講座,達到提高勘察技術人員的學術深度的目的。強調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如受壓層深度計算、承載力計算、土壓力計算、各類靜力或動力有限元計算、地震反應分析、滲流分析、地質災害設計等),采取這些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地質勘察工作是公路工程前期的關鍵,各階段的地質勘察工作必須認真對待,要達到必要的深度。對于地質條件復雜的或存在不可避繞的不良地質路段,前期的工程地質勘察更要做細,并請多方專家共同研討決策。勘察設計單位應加強巖土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適應公路工程建設新的發展需要。
三、深入勘探中的具體問題
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等一些地質資料是公路工程總體,及各專業設計的基礎根據。地質條件的優劣不僅僅影響著方案設計、施工工藝的選擇確定,也影響著工程造價和施工期限。可是由于建設的管理體制,專業及學科設置和勘察設計組織等多方面原因,工程地質勘察和設計經常處于脫節,勘察和地質研究工作處在從屬和被動的地位,相關地質資料的深度,可靠性等時常難以滿足設計需求。施工過程中因地質條件和現場實際情況不符而導致的變更設計層出不窮,施工及運營期因為地質因素產生的邊坡滑塌甚至更嚴重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這是必須得到重視的問題,近年來從政府主管部門到項目業主再到各勘察設計企業,大家均已經認識到問題有多么嚴重性,也相繼出臺或者采取了一系列補救方案和措施,可是因為諸多深層次矛盾沒有得到解決,效果并不是很樂觀。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所要達到的目的和任務會隨著設計階段,專業需求的不同而相應變化,各階段、各專業的勘察手段和方法,以及勘察試驗內容和深度的差異有很大。尤其是前期準備工作,路線方案等尚未確定的情況下,勘探工作量應該把握好尺度,工作量如果較少,方案比選則會缺少依據,工程造價和規模難以控制;工作量如果過多,則很可能造成沒有必要的資金浪費。可行性研究和分段的工程地質勘察,著重從宏觀的地質環境進行考慮,為路線走廊和重大路線方案的比選提供可靠依據。對區域性分布不良的地質,必要時進行控制性勘探的設置。初步設計階段的初勘作業,應該按照從“面”到“線”最后再到“點”的原則確定勘察方法以及。“面”上的工作,以調繪和測繪為主,“線”上的工作要以物探以及原位測試為主。“點”上的工作則必須布置鉆探進行作業。初勘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查明沿線各個地質單元、各類橋梁和隧構造物,細致調查地質情況,取得代表性的設計參數,為今后路線方案確定,專業技術方案的比選,工程規模大小以及造價控制提供相關基礎資料的支持。
具體來講,以挖方勘探為例,挖方勘探的主要任務包括挖方土、石等級的判別及挖方材料的適用性分析以及為挖方邊坡設計提供地質參數等。對于挖方的土、石等級及適用性,初勘階段一般通過調繪進行初步判斷,以便做出相應的費用概算;詳勘階段則應對每一個地質單元采用控制性鉆探進一步分析,提供相對準確的設計成果供承包人施工組織參考;施工過程中則需要根據開挖及試驗成果及時予以修正,并作為業主計量支付的依據。對挖方邊坡的勘察尤其是巖質高邊坡勘察應以地質調繪和測繪為主。土質高邊坡可通過鉆探、取樣、試驗獲得相關穩定性計算參數;巖質高邊坡的穩定性受結構面控制,因此應充分利用天然露頭,采用調繪、測繪等方法查明各類結構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對于夾有軟弱巖層或水文地質條件較差的巖質邊坡,應布置鉆探以查明軟弱夾層的工程性質及水文地質情況。施工開挖對邊坡坡體地層揭示最為直觀,因此挖方邊坡的設計應動態延續至施工開挖過程中。基礎勘察應根據構造物設計要求確定勘察手段和方法,布置相應的勘察工作量。一般情況下,小型構造物(如涵洞、擋土墻等)大多采用淺基礎(特殊地基除外),地質條件很好的橋梁墩臺也多采用淺基礎。對這類淺基礎,可采用挖探方法查明地層實際情況,為基礎沉降、穩定性計算及基礎設計提供相關的地質參數。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和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與弊端,直接影響了勘察的質量以及作用,公路主管部門、施工方、勘察及監理等站在各自的立場肯定都有各自的體會和認識。由于體制方面的慣性作用,多年來形成的設計與施工脫節、勘察與設計脫節的局面,難以在短期內扭轉,建議相關部門選擇部分項目作為試點,及早探索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建設管理、勘察設計管理體制,逐步和國際接軌,進而將地質勘察的作用真正地全部發揮出來。
籍貫:遼寧大連,職稱:副高,研究方向:巖土工程、工程地質勘察、地基與基礎、水文地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