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7: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市場研究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這一交易方式推出后,截至9月底,債券遠期交易累計成交60筆,金額87.34億元,成交較為清淡,這說明,目前金融市場形勢下,國內機構仍無法借助遠期交易獲得投機、對沖或者套利的操作機會。盡管國內將逐步推出西方成熟市場的各種基本工具,但市場表現說明“引進”產品在國內仍面臨著較長時期的磨合以及被選擇的過程,因而,有必要重新審視西方思維模式下,金融市場的行為模式和交易方式。
一、債券市場金融工具比較
美國債券市場主要存在預發行,回購及逆回購、期權及期貨、本息剝離工具等金融工具,這些工具的活躍,有助于提高市場流動性、降低發行人融資成本。例如,債券發行前活躍的預發行交易能夠提前度量市場需求,便于發行人、承銷商對債券的定價;回購及逆回購交易有助于提高市場流動性,幫助交易機構實現短期融資;債券的期貨及期權市場,有利于市場參與者在流動性市場中建立分散化的對沖策略;本息剝離工具產生的零息債有助于實現現金流的重組,滿足不同投資群體對不同現金流結構的需求。
近兒年,通過研究西方成熟市場運行狀況,國內債券市場逐步引進了一些金融工具,目前已擴大到(質押式、買斷式)回購及逆回購交易、本息剝離工具、遠期債、遠期交易以及即將推出的預發行交易等工具。從市場表現看,質押式回購及逆回購交易工具存在時間最長,已成為銀行等金融機構調節流動性、管理頭寸的基本手段,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各交易品種中交易量排名第一,20xx年交易量將近10萬億元。買斷式回購與質押式回購類似,能夠向市場參與者提供融資渠道,在國內債券市場基礎券種較少、尚未建立連續拍賣發行制度等因素的制約下,20xx年交易量僅為1200多億元。由發行人主導開發的本息剝離工具,由于國內市場流動性不足、不能滿足市場參與者的有效需求,交易稀少,國家開發銀行也僅試探性地操作了一次。遠期債主要為了解決國內資金供給與利率的季節性波動較大的問題,這一安排最早在財政部發行國債時啟用。目前,市場資金較為寬松,人民銀行在央行票據發行中使用這一制度,用以熨平公開市場操作對資金市場的沖擊。而即將推出的債券預發行制度,能夠幫助確立價格發現機制,縮短承銷時的分銷周期,減小承銷商的資金占用。
二、遠期交易手段及國內發展現狀
遠期交易是金融市場運用較為普遍的規避利率風險的金融衍生工具,與現貨交易的根本區別在于延遲了標的交割時間。廣義上的金融遠期合同,包括遠期利率協議、期貨、互換和期權。在國內債券市場,遠期交易在大概念上包括遠期債、二級市場的遠期交易和即將推出的預發行制度,而曾經出現的國債期貨交易由于當時的監管及市場環境方面的因素,被監管機構叫停后尚未恢復。
作為浩華全球酒店市場景氣調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酒店市場景氣調查旨在為中國酒店行業提供對未來的前景判斷和預測。本次調查涵蓋的四個問題意在了解市場對住宿率、平均房價和總收入水平未來業績發展的預期。在此次年中調查中,各受訪酒店以20XX年同期業績作為基準,與本年度下半年的市場預期進行比較,并就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是否持續對整體酒店市場的房晚需求產生影響做出了評價。
本次報告匯總了20XX年下半年景氣調查的研究成果,共有來自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334家酒店參與了此次調查。其中42%的受訪酒店來自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及山東),22%的參與酒店來自華北地區(北京、天津和河北),18%的受訪者來自華中/華南地區(河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和海南),另有10%來自西南地區(重慶、貴州、四川和云南),東北地區(遼寧和吉林)和西北地區(包括寧夏、青海、陜西和甘肅)的參與調查酒店各占4%。
就酒店星級構成而言,絕大多數參與調查的酒店為五星級酒店(占72%),其次是四星級酒店(占20%)。三星級和經濟型酒店分別占受訪酒店總數的3%和5%。
與過去五年調查結果相同,在經歷了年初時較為樂觀的展望后,年度中期的市場預期再次趨于消極,景氣指數降至-12,反映出中國經濟增長減緩以及來自中央政府的政策對酒店業產生的巨大影響。
此次調查是浩華管理顧問公司實施的第十二次中國酒店市場景氣調查。我們在對以往景氣指數進行對比的基礎上,進一步詳盡地分析了此次調查統計出的各項景氣指數。我們希望以下研究結果能夠有助于您更好地了解中國各地區酒店業者對市場的預期展望。
二、景氣指數排名
為了更好地對中國各地區及城市的酒店市場進行分析和比較,浩華制定了一系列指數,用以對調查問卷中后兩個問題所反映的景氣情況進行綜合評定。對應每項問題回復的指數都反映了市場對整體業績表現的期望值。該指數范圍從-150至+150,“-150”表示受訪者對未來業績表現持極為悲觀之態度,“0”表示業績預期將與上年持平,“+150”則表示市場的預期值十分樂觀。這些景氣指數和排名旨在實時追蹤市場景氣的變化。
進入本年度下半年以來,受國內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持續緊縮的政府政策的影響,中國絕大多數地區和城市的酒店市場的景氣指數依舊為負值。調查顯示,中國整體酒店市場景氣預期指數為-12,遠遠低于全球酒店市場平均值(9)。
與上半年調查結果一樣,此次調查中僅有華東地區表現出積極態勢,實現了中國最高的景氣指數1;得益于重慶市場的樂觀展望,西南地區實現的景氣指數(-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華北和東北地區的景氣指數滯后,均低于-25;與上半年相比,華北地區景氣指數降幅最大。
在中國主要城市中,景氣指數排名前三位的城市是重慶(34)、上海(11)和深圳(5);北京(-26)和天津(-44)居于市場后兩位。
三、上半年酒店市場業績
問題1:20XX年上半年實際的業績表現與您在年初時所做的預測有何差異,更好還是更差?
住宿率
就整體市場的住宿率預期而言,超過40%的酒店業者表示20XX年上半年市場的實際住宿率水平要好于預期或是大大超出預期值;約24%的受訪酒店表示實際住宿率與年初預期相仿;另有近30%和6%的受訪酒店業者則認為住宿率業績差強于預期甚至是非常糟糕。
平均房價
與其他兩項指標相比,上半年平均房價實際業績表現更為疲軟,大多數酒店業者對平均房價業績表現均持悲觀情緒。56%的受訪酒店指出,實際平均房價業績比預期差甚至非常差;約26%的受訪酒店表示實際平均房價業績與預期大體持平;在剩余持樂觀態度的受訪者中,也僅有2%的酒店表示上半年實際平均房價要好于預期或是大大超出預期。
總收入
與其他兩項指標相比,上半年平均房價實際業績表現更為疲軟,大多數酒店業者對平均房價業績表現均持悲觀情緒。56%的受訪酒店指出,實際平均房價業績比預期差甚至非常差;約26%的受訪酒店表示實際平均房價業績與預期大體持平;在剩余持樂觀態度的受訪者中,也僅有2%的酒店表示上半年實際平均房價要好于預期或是大大超出預期。
景氣指數
我們使用業績平均景氣指數以反映受訪酒店上半年實際業績表現與年初預期值的對比結果。調查顯示,中國絕大多數地區的該項指標表現為負值,只有華東地區實現的業績平均景氣指數為1,也是唯一實現正值的地區。
在問卷回復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和直轄市中,僅有上海(17)、廣東(8)、和江蘇(5)的業績平均景氣指數為正值,反映出市場的實際業績表現要高于預期。四川(-60),天津(-32),北京(-29)和浙江(-21)得分最低,居于市場后四位。
在中國主要城市中,蘇州(33),深圳(25)和廣州(23)位列前三;成都排名最末,業績平均景氣指數為-68。
四星級酒店對上半年實際業績表現評價更顯積極,業績平均景氣指數為-7,高于五星級酒店(-15)和三星級酒店(-46)。
金融危機的影響
問題2:全球經濟的持續不確定性對酒店需求的影響是否如您預期般嚴重?
當被問及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對酒店的持續影響是否如預期一般時,約46%的受訪酒店表示其對酒店需求市場的影響程度與預期基本一致;近24%的受訪者認為這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超出甚至大大超出預期;余下30%的酒店則表示其對酒店需求的影響程度低于甚至遠遠低于預期。
“76%的絕大多數受訪酒店業者表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對其酒店需求的影響未超出預期。”
中國國內經濟的增長有效抵御了全球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除西南地區外,中國其他地區在應對全球經濟持續不確定對酒店需求的影響時更顯積極,全國景氣指數為7。比較而言,包括中央政府出臺的政策、競爭市場新增酒店供給在內的其他因素對某些城市帶來的影響遠遠高于金融危機。
在有較多受訪酒店參與的城市中,合肥(32)、深圳(25)和青島(19)表示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對市場的影響遠低于預期。與此同時,廣州(-7)、成都(-15)、杭州(-17)和天津(-21)則認為其對市場的影響比預期的更為糟糕,西安就此反應出的景氣指數甚至為-38。
在各酒店星級市場中,五星級酒店受訪者表示金融危機對市場的影響與預期基本一致;四星級和三星及以下酒店業者對此反應則相對樂觀。
四、下半年酒店市場前景
問題3:與20XX年下半年相比,您對20XX年同期整體酒店市場的業績表現做何預期?
至少有31%的受訪酒店表示,20XX年下半年的市場住宿率、平均房價和總收入這三項業績指標相較去年同期可能會更差甚至非常糟糕。
住宿率
超過31%的中國受訪酒店業者認為,與20XX年下半年相比,20XX年同期的住宿率業績可能會更差甚至非常糟糕;近35%的受訪酒店預計住宿率業績將高于去年同期甚至更為出色;另有約34%的受訪者預測住宿率業績與去年同期大體持平。
平均房價
與20XX年8月的景氣調查結果類似,中國酒店市場在預測20XX年下半年平均房價時普遍流露出悲觀情緒。52%的酒店業者預測平均房價可能會更差甚至大幅下滑;約29%的受訪者認為房價將與去年同期持平;僅有19%的酒店表示平均房價較20XX同期將有所提高。
總收入
相比住宿率,市場對總收入的預期更顯悲觀。近39%的受訪者預測20XX年下半年總收入相比20XX年同期將有所下降、甚至是顯著下降;約30%的酒店業者認為總收入業績將與去年同期持平,另有31%的參與酒店則期待著總收入將實現增長。
“近27%的受訪酒店認為,與20XX年同期相比,本年度下半年總收入的降幅將超過5%。”
景氣指數
除華東地區抱有積極預期外,中國其他地區反映出的總收入景氣指數均為負值。同時,56%的華東地區酒店業者相信20XX年下半年住宿率業績將有所增長。
在問卷回復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和直轄市中,四川(-45)、天津(-43)、福建(-24)和北京(-21)位于市場后四位。這表明,與去年同期相比,上述市場對所在酒店下半年的業績預期更顯消極。相比而言,山東(17)和上海(15)此項預期值得分最高 。
在全國重點城市中,重慶(40)、蘇州(19)、無錫(15)和上海(15)的酒店業者對其所在酒店下半年的業績前景預期最為樂觀。成都(-46)、天津(-43)和昆明(-29)則排名靠后。
與去年同期相比,五星級酒店受訪者在本題反映出的平均業績景氣指數最高,為-7,體現了其對所在酒店下半年相對樂觀的業績預期。
五、結論
國內經濟增長減緩、部分城市新增酒店供給的大幅增長、以及中央政府遏制會議/宴會公款消費支出規定的出臺,都限制了全國酒店市場的業績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盡管全國整體景氣指數仍為負值,但仍能夠看出酒店業者對市場和所在酒店的業績表現預期已有所提升。
總體而言,本年度下半年中國整體市場的景氣指數為-12,略低于上半年的-9。局部來看,華東地區(1)則是唯一一個景氣指數為正值的區域。
中國水業市場研究報告水務行業是指生產和提供水務產品及服務主體的集合,也包括一部分相應的衍生行業,例如再生水的生產與利用、污水處理后所產生污泥的處理。由供水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組成的水務系統向用戶提供自來水供應和污水處理服務。
水務服務是公共服務的核心內容,是實現水務服務現代化的核心主體。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影響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先導基礎產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水務行業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水務行業呈現服務產業化、運行市場化、產權多元化、管理集約化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水務行業的資本運營仍在探索和實踐中,并沒有統一的模式,各地水務企業應根據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地水務投資現狀,借鑒水務行業內資本運營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各種資本,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全球水務產業發展分析
從世界范圍看,發達國家通過大力推行城市水務產業的市場化,水務企業或公有為主、或公私互補,產業鏈不斷延伸,在供排水技術、節水技術、污水處理、中水回用以及管理運營服務等方面形成了明顯的競爭優勢,水務企業發展水平較高。目前國際上3大水務巨頭分別是威立雅、蘇伊士和泰晤士,它們憑借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以強大的運營管理能力逐漸形成國際性的水務集團服務于全球。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從19世紀開始進入城市化高速發展階段。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已達70%以上,進入了后城市化發展階段,大部分地區的城市化發展速度已經放緩,城市朝著“低速高水平城市化”的方向健康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市場經濟引入時間較早,認可度比較高,水務行業市場化程度也比較高,水務企業發展比較成熟,并逐步走向國際化。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水務體制情況及經營模式,可以看出,雖然它們都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家的根本制度是私有制,但是在市政公用設施領域,卻并不都是私有化。無論是哪種模式,它都是各國在自己國家不同發展階段,根據各國自己獨特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諸多因素,適應形勢需要而采取的適合本國國情的模式。它們看重的不是私有化,而是市場化,即如何增加競爭,提升效率和服務。如果僅僅轉變了企業的屬性,競爭度沒有提高,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二、中國水務產業市場發展分析
截至20xx年底,我國規模以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企業數量總計1346家,截至20xx年,全國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1491家。20xx年,我國水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資產總額達9807.78億元;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企業銷售收入1756.42億元,同比增長了7.23%;銷售毛利率為25.04%;成本費用利潤率為6.11%;銷售利潤率為5.94%;總資產利潤率為1.06%;自來水的生產和供應行業共計實現銷售收入為1323.39億元,同比增長8.26%。
20xx-20xx年中國水生產和供應業銷售規模統計
三、中國水務產業投資規模分析
20xx年,我國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達到3136.43億元,同比增長16.49%;20xx年我國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達到3536.94億元。
20xx-20xx年中國水生產和供應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情況
四、中國水務產業競爭企業分析
中國部分重點水務經營競爭企業情況
可穿戴設備,是指綜合運用各類識別、傳感、連接和云服務等交互及儲存技術,以代替手持設備或其他器械,實現用戶互動交互、生活娛樂、人體監測等功能的新型日常穿戴設備(眼鏡、手表、腕帶等)。
可穿戴技術,是指被整合進可穿戴設備中,以實現各項功能的科學技術,是可穿戴設備應用的關鍵。它主要包括嵌入技術、識別技術(語音、手勢、眼球等)、傳感技術和連接技術和柔性顯示技術等。
1 發展概況
1.1數據
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
(1)2012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各種設備出貨量達到230萬部、市場規模達到6.1億元,預計到2015年中國市場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超過4 000萬部、市場規模達到114.9億元。
(2)2012年中國可穿戴便攜移動醫療設備市場銷售規模達到4.2億元,預計到2015年這一市場規模將超過10億元。
(3)2013年中國消費者對于可穿戴設備的認知度不高,只有約32.1%的受訪消費者聽說過或者了解過可穿戴設備,67.9%的消費者則從未聽說過可穿戴設備。數據同時顯示,在了解過可穿戴設備的用戶中有52.5%通過網絡瀏覽了解到可穿戴設備。
(4)中國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感興趣的功能在于運動健身和休閑娛樂,分別占比59.5%、57.1%。接下來是智能開關(42.9%)、醫療健康(33.3%)、遠程控制(31.0%)、個性推薦(27.2%)等。
(5)有購買意愿的被調查者表示功能性是其購買可穿戴設備的最主要原因。相應地,影響其購買行為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功能性,占比42.9%;其次是價格,所占比重為33.3%;質量也占一定的比重,為14.3%。其他如款式、品牌并非影響用戶購買的重要因素。
(6)在對可穿戴設備有所了解的用戶中,有68.9%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購買可穿戴設備,只有31.1%表示不會購買可穿戴設備。
(7)中國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有較強的消費欲望,在愿意購買的消費者中,35.6%可以接受的可穿戴設備的單價在300元以內,300~500元之間的占28.6%,500~1 000元之間的占16.7%,有19.1%表示可以接受1 000元以上的可穿戴設備。
(8)對于可穿戴設備未來的發展,34.4%的受訪者持樂觀態度;56.5%表示中立,持觀望態度;9.1%的受訪者對可穿戴設備未來的發展不看好。
1.2觀點
(1)隨著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日益興起,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也將迎來高速增長,并逐漸成為全球核心。不同形態的各種可穿戴設備將從各個方面進入人們生活。
(2)不同的消費者群體對于可穿戴設備的功能在不同階段將會有不同的需求,可穿戴設備如能通過發掘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痛點,將會有存在的空間。
(3)可穿戴設備對于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沖擊作用在短期內不會出現,但未來幾年內,這種沖擊將可能給其他形態的產品帶來巨大的威脅,這種威脅可能是顛覆式的、革新性的。
(4)未來幾年,可穿戴設備將從概念熱真正走向產品熱,發展前景廣闊。伴隨著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發展,市場競爭也將趨白熱化。
(5)可穿戴技術目前仍然處于初期階段,可穿戴市場廣闊的前景已經引起部分巨頭的高度關注,英特爾等已經開始布局可穿戴設備市場。
2 2012―2016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預測
2.1市場出貨量
圖12012―2016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預測
圖1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各種設備出貨量達到230萬部,預計到2015年中國市場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超過4 000萬部。
艾媒咨詢分析認為,隨著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逐漸興起,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也將迎來高速增長,而中國市場將逐漸成為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核心。不同形態的各種可穿戴設備也將從各個方面進入人們的生活,可穿戴設備接下來將會成為市場熱點。
2.2市場規模
圖2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各種設備市場規模達到6.1億元,預計到2015年中國市場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元,達到114.9億元。
圖22012―2016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預測
艾媒咨詢分析認為,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升溫將逐漸吸引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其產品兼具時尚性與功能性,可穿戴設備將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
2.3可穿戴移動醫療設備市場規模
圖32012―2016年中國可穿戴移動醫療設備市場規模預測
圖3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可穿戴便攜移動醫療設備市場銷售規模達到4.2億元,預計到2015年這一市場規模將超過10億元。
艾媒咨詢分析認為,隨著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逐漸升溫,可穿戴設備在醫療領域也將取得快速發展;隨著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的重視度的增加,可穿戴移動醫療設備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3 201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消費者調查
3.1消費者的認知度
圖4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消費者對于可穿戴設備的認知度不高,只有約32.1%的受訪消費者聽說過或者了解過可穿戴設備,67.9%的消費者則從未聽說過可穿戴設備。數據同時顯示,在了解過可穿戴設備的用戶中,有52.5%通過網絡瀏覽了解到可穿戴設備。
艾媒咨詢調查顯示,相比于業界目前對可穿戴設備概念的熱捧,可穿戴設備廠商對消費者的宣傳推廣顯得較為薄弱,用戶真正能體驗到的可穿戴設備更是屈指可數,大多停留在概念階段。未來,隨著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發展,用戶認知度尤其是網民認知度將不斷提升。
3.2消費者期望的功能
圖5201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潛在消費者期望功能占比
圖5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感興趣的功能在于運動健身和休閑娛樂,分別占比59.5%、57.1%。接下來是智能開關(42.9%)、醫療健康(33.3%)、遠程控制(31.0%)、個性推薦(27.2%)等。
艾媒咨詢分析認為,不同群體的消費者對于可穿戴設備的功能在不同階段將會有不同的需求,可穿戴設備如能通過發掘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痛點,將會有極大的存在空間。
3.3消費者關注的因素
圖6201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潛在消費者關注因素占比
圖6數據顯示,有購買意愿的被調查者表示可穿戴設備的功能是其購買可穿戴設備的最主要原因。相應地,影響其購買行為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功能性,占比42.9%;其次是價格,所占比重為33.3%;質量也占一定的比重,為14.3%。其他如款式、品牌并非影響用戶購買的重要因素。
艾媒咨詢分析認為,可穿戴設備市場尚處于孕育階段,企業若想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需從產品功能性上發力,注重與其他同類產品的差異性,同時也不能忽略價格、款式等其他因素。
3.4消費者的購買力
圖7數據顯示,在對可穿戴設備有所了解的用戶中,有68.9%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購買可穿戴設備,只有31.1%表示不會購買可穿戴設備。數據同時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有較強的消費欲望,在愿意購買的消費者中,35.6%可以接受的可穿戴設備的單價在300元以內,300~500元之間的占28.6%,500~1 000元之間的占16.7%,有19.1%表示可以接受1 000元以上的可穿戴設備 。
3.5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的態度
圖82013年中國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的態度
圖8數據顯示,對于可穿戴設備未來的發展,34.4%的受訪者持樂觀態度;56.5%表示中立,持觀望態度;9.1%的受訪者對可穿戴設備未來的發展不看好。
艾媒咨詢分析認為,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暫未出現明星級引領市場的可穿戴設備,未來,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消費者能接觸到的可穿戴設備也將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于可穿戴設備的認識也將不斷提升。
4 201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產品形態
如圖9所示,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可穿戴產品形態各異,主要包括:智能眼鏡、智能手表、智能腕帶、智能跑鞋、智能戒指、智能臂環、智能腰帶、智能頭盔和智能紐扣等。
5 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前景展望
可穿戴設備的核心在于數據的采集、計算、反饋,以及最終對人的行為的改變。可穿戴設備的真正意義,在于這些設備要比手機這樣的終端更加融入人體和人的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
未來幾年,可穿戴設備將從“概念熱”真正走向“產品熱”,發展前景廣闊。伴隨著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發展,市場競爭也將趨白熱化。
可穿戴設備概念漸現,資本市場對于可穿戴設備的關注正在逐漸升溫,相關廠商將會成為資本關注焦點。
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發展將促進可穿戴相關技術的不斷完善與成熟,在微型化、材料、續航、交互、感知等方面將有所突破。對于可穿戴技術相關專利的布局與爭奪,將極大地影響企業在可穿戴設備市場的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14上半年,中國移動搜索用戶規模達4.67億,增長速度有一定回落。
分析認為,當前移動搜索用戶的滲透率已達較高水平,新增用戶規模有限,未來各大移動搜索應用用戶規模的競爭將轉移至用戶搜索體驗優化、產品功能創新、搜索生態布局的完善等方面。
數據顯示,截止至2014上半年,中國移動搜索市場規模達20.30億元,較上一季度增幅24.2%。
分析認為,隨著用戶移動搜索需求逐漸從信息轉移至生活服務,包括百度在內的各大移動搜索應用開始逐漸完善其服務閉環,著力于線下生活服務領域,百度在此方面的布局已初見成效,移動搜索與線下實體的密切結合,用戶線下消費轉移至線上,移動搜索未來的商業空間也進一步釋放。
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國內用戶移動搜索的首選工具,56.1%的用戶繼續首選手機瀏覽器搜索信息,其次為移動搜索APP,占比37.2%。在習慣使用手機瀏覽器搜索的用戶中,28.8%的用戶“習慣使用web搜索框”,27.1%的用戶認為手機瀏覽器首頁“便于直接查找各類垂直網站”。
分析認為,用戶移動搜索的習慣尚未完全從手機瀏覽器轉移至獨立搜索APP。移動搜索APP在網頁抓取、網頁處理與結果呈現等方面應與手機瀏覽器構成有效差異,滿足用戶移動端搜索需求,簡單的PC端倒流難以實現差異化的用戶體驗效果。
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用戶移動搜索使用場景方面,時間“碎片化”特征顯著,頻率較高的使用場景分別為“乘坐公共交通時”,占比51.2%,“外出旅游/出差”占比45.8%,“逛街、商場購物”時占比32.2%,“外出就餐”時占比22.5%。
分析認為,相較于PC端搜索,移動端搜索的應用場景更具豐富性,時間碎片化、移動化特征更為凸顯,用戶搜索的目標性明確,因此,對移動端搜索結果的精準性與相關性要求更高,反應速度更快。此外,“外出旅游/出差”、“逛街/商場購物”等應用場景用戶使用度較高,相關服務性需求趨增,信息與服務搜索的匹配度成為獲得良好用戶體驗的重要環節。
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用戶移動搜索信息輸入方式上,“文字輸入”為當前用戶最常用的輸入方式,占比82.7%,其次為“語音輸入”,占比6.9%。但相較于“文字輸入”的優勢,“語音輸入”“二維碼輸入”的用戶普及率已有一定的提升,分別占比20.3%與18.6%。
分析認為,得益于移動搜索更具碎片化、場景化與移動化的屬性,搜索入口也更趨多元化,二維碼搜索、圖像搜索、語音搜索與街景搜索在用戶群體中已有所普及,為未來的智能搜索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當前,用戶搜索與線下場景的交互性體驗仍需更多的技術改進與軟件的優化,如提高語音搜索的精準度等。
A.中國創投市場規模
2007 年9 月份與8 月份相比,創業投資案例數量增加8 起,月度增長率為38.1%,投資金額增加1.2908 億美元,月度增長率高達54.7%;平均單筆投資金額也有增加,與上個月的1123 萬美元相比,月度增長率為12.0%。本月平均單筆投資金額持續增長主要是由于教育產業及食品飲料加工領域披露多起大規模投資案例。如安博教育獲5400 萬美元高額投資,新世界教育、巨人環球教育各獲得2000 萬美元投資;江西潤田獲得2 億元人民幣投資,草原牛媽媽乳業獲得3500 萬美元投資。
本月中國市場PE 投資依然活躍。雖然本月共披露6 起PE 投資案例,案例數僅為上月案例數量的一半,但投資總金額高達9.9 億美元,是上個月投資額的2 倍多,月度增長率為110.6%;本月平均單筆投資金額達1.65 億美元。本月PE 投資案例除TMT行業的巨人網絡獲得1 億美元戰略投資,其他均為非TMT 行業投資,其中化工產業的藍星集團獲得黑石6 億美元巨額投資。
B.TMT與非TMT
2007 年9 月份,中國創投市場非TMT 行業投資案例數量和金額遠遠超過TMT 行業。TMT 行業披露創投案例10 起,投資金額為1.3870 億美元,平均單筆投資金額1387 萬美元;非TMT 行業披露創投案例19 起,投資金額為2.2623 億美元,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為1191 萬美元。本月TMT 平均單筆投資金額較高主要是由于提供遠程教育服務的安博教育集團獲得5400 萬美元巨額投資,網絡視頻廠商PPlive 獲得2100 萬美元投資。
2007 年1 月以來,非TMT 行業投資發展迅速,其投資規模雖然各月份上下有所波動,但整體仍然呈現快速上升態勢。至今年9 月份投資案例數量披露19 起,達今年以來最高水平,投資金額為2.2623 億美元,僅稍微次于7 月份2.3968 億美元的投資金額。TMT行業投資案例數量則大部分保持在10-20 起之間,沒有明顯地上漲或下降趨勢。
2007 年9 月,中國創投市場TMT 行業投資規模仍然持續了3 月――7 月份的下降趨勢。從案例數量上看,TMT 行業占整個創投市場案例總數的34%,非TMT 行業占66%。從投資金額上看,TMT 行業占整個創投市場投資總額的38%,非TMT 行業占62%。
C. TMT行業投資分析
2007 年9 月份,中國創投市場共披露TMT 行業投資案例10 起,投資金額1.3870 億美元。
互聯網行業披露投資案例6 起;投資金額1.1220 億美元,占TMT 行業投資金額80.9%;平均單筆投資金額1870 萬美元。IT 行業僅披露投資案例1 起;IT 行業投資總金額600 萬美元,占TMT 行業投資金額4.3%;平均單筆投資金額600 萬美元。電信及增值產業共披露3 起案例;投資金額2050 萬美元,占TMT 行業投資金額14.8%;平均單筆投資金額683萬美元。
2007 年9 月份,互聯網行業案例數量占創投市場案例總數20.7%;投資金額占創投市場案例總數30.7%。
本月互聯網行業有2 起網絡教育行業投資案例,投資金額達6220 萬美元。其他四起分別屬于電子商務、網絡視頻、電子雜志、分類信息搜索領域。
D. 非TMT行業投資分析
2007 年9 月份,中國創投市場披露非TMT 行業投資案例19 起,投資金額為2.2623億美元,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為1191 萬美元。本月創業投資案例涉及的細分領域有:教育培訓、傳媒娛樂、機械制造、食品加工、醫療健康等領域。
目前市場上,色釉瓷器所占比重并不高。據雅昌藝術網監測中心的不完全統計,2013年明清色釉瓷器以23.12%的成交量獲取了明清瓷器市場23.91%的成交額。2000年至今共有77件色釉瓷器超過千萬,未有億元誕生,去年10月8日在香港蘇富比以6,991萬元成交的“清乾隆 豆青釉 浮雕瑞蝠雙魚‘百壽’圖如意耳瓶”成為目前為止成交價最高的色釉瓷器,與億元迭出的彩繪瓷器市場相距甚遠。
彩釉瓷以穩取勝 潛力有待開發
色釉瓷器簡約而不簡單,更講求內涵,對藏家審美要求更高。明清瓷器市場一直以來多以彩繪瓷器為主,色釉頗受冷淡。在當今收藏市場,色釉的價格一直無法昂頭,雖然價格每年也在穩步上漲,但與彩繪瓷相比總是慢半拍。
相較于粉彩、青花的炙手可熱,彩釉瓷的市場可以說是“波瀾不驚”,成交量、成交額走勢平穩,除了2011年行情大漲時較為出格,一直以來無驚無喜,成交率則一直徘徊在40%―60%之間。色釉瓷器是經過1,300度高溫一次燒成,釉的不確定性帶給人們難以預料的驚喜,同時也降低了其成品率,“十窯九不成”即是如此。在工藝發達的現今社會,色釉仍是不可預估的,更何況在各方面條件都有限的古代,能夠流傳下來的色釉瓷器更是少之又少。高難的藝術價值與如今的經濟價值不匹配,色釉瓷器市場尚處價值洼地,有待開發。
色釉瓷器無論在成交量、成交額上都難以與彩繪瓷器相媲美。2004年至今,色釉瓷器幾乎不足彩繪瓷器的二分之一。色釉由于燒制難度大,存世量不及彩繪瓷,目前價位普遍偏低。但縱觀其成交記錄,彩繪瓷器市場起伏波動大,而色釉瓷器則在穩定中小幅增長。2004年彩繪瓷成交量達到3,765件,成交額達67,001萬元,色釉瓷成交量為1,164件,成交額為17,333萬元,2013年彩繪瓷成交量、成交額同比分別上漲73.73%、195.43%,色釉瓷器成交量、成交額同比分別上漲119.85%、380.38%,漲幅遠超彩繪瓷。雖然目前,色釉瓷器價格普遍偏低,但其穩定的增長趨勢,是其一大亮點,未來升值空間可觀。
各色瓷器價不同 工藝難度是關鍵
俗話說:“人靠衣服,馬靠鞍”、“三分長相,七分打扮”,此話道出了裝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作為“土與火的藝術”的陶瓷器,同樣離不開裝飾。除刻、劃、印、鏤空、塑貼等裝飾技法外,陶瓷器的裝飾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彩裝飾,另一類就是釉裝飾。由于釉是形成瓷器的必要條件,所以中國古代瓷器以釉作為裝飾的歷史比以彩裝飾的歷史要早,可以說釉裝飾與中國瓷器的產生和發展息息相關。從3000多年前商代原始瓷上的青釉算起,中國古代瓷器從單一的青釉,逐漸發展到后來的黑釉、白釉、花釉、醬釉、黃釉、綠釉、紅釉、藍釉、紫釉等等,瓷器變得色彩斑斕的同時,其市場走勢也不盡相同。
2004年-2013年色釉瓷器市場上,以青釉瓷器價最高,窯變釉瓷器次之,紅釉瓷器最低。10多年間,青釉瓷器和紅釉瓷器成交量相當,分別為3,141件、3,033件,均價卻相差近3倍,青釉瓷器為50.95萬元、紅釉瓷器為19.84萬元。歷來被國人所喜愛的、象征吉祥的紅色瓷器,卻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受歡迎。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審美觀的改變,更偏向于淡雅,沉穩的顏色,另一方面,青釉瓷器造型多樣,工藝難度高,而紅釉瓷器雖然燒制難度大,但裝飾技法單一,受眾群體小。
在2004年至今色釉瓷器TOP10榜單中,榮登高價榜單的以青釉居多,青釉釉色古雅、沉穩,釉質堅致、細膩。陸羽在茶經中評論青瓷為“類玉類冰”,形容白瓷為“類銀類雪”,推崇青瓷,且認為邢不如越。單色釉瓷器色澤相對單一,無太多華麗和繁復的花紋、色彩,盡管其色調講究,器型素雅,別有韻味,但也無法迎合普通大眾的收藏心理。因為除了顏色以外,燒制工藝難度成了單色釉收藏潛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排在TOP榜單前位的色釉瓷器工藝都較為復雜,如鏤空、浮雕等。
青釉若玉惹人喜 紅釉價低待伯樂
單色釉瓷器市場中以青釉瓷器、紅釉瓷器為主要流通對象。青釉是我國使用最早,延用時間最久,分布最廣的一個釉種,青色與碧玉相若,被認為穩重而高雅。六朝至唐宋以越窯為代表的南方青瓷、宋到元明的龍泉窯系青瓷、耀州窯、臨汝窯、鈞窯等宋代北方青瓷,以及明、清以來的景德鎮青釉瓷,是青釉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宋代“官、哥、定、汝、鈞”五大名窯,除定窯外均屬青釉瓷。悠久的歷史和龐大的存世量都為青瓷的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市場上,青釉瓷器價格普遍高于其他瓷器,價格在波動中上升。2004年時青釉瓷器均價最低的時候,為29.39萬元,而這一價格與紅釉2014年春拍的均價基本相當,2014年春青釉瓷器均價為69.51萬元,比2013年全年的均價上漲4.82萬元,漲勢明顯。